金陵大学,南楼教学区会议厅。
这是国内顶尖学府之一,号称“九州人才脊梁”的老牌高教重地,其科研、理论教育系统均居全国前列,素来以严谨、守旧、传统着称。
而今天,校务会上,却爆出了一则让人跌破眼镜的消息:
“青年实战课程”特聘导师,沈逸辰,将于明日正式入驻开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到一小时,校方邮箱就收到了超过十封来自学院教授的联名抗议邮件,言辞激烈:
——“此人并无明确博士学历,不具学术研究背景”
——“网红出身,影响学术权威”
——“不具备传统意义上‘教学资质’,破坏师道尊严”
其中签名最醒目的一位,是金陵大学权重极高的教授——周存义,负责全校教育结构评审小组组长。
“沈逸辰?”他在会议上冷笑一声,掀开资料,“这个人虽然现在风光,但实质不过是一个在网络流量里翻红的投资人,搞的是舆论治理、社会实验,和我们这种讲逻辑、讲基础理论的学术体系根本不相容。”
“一个连硕博连读文凭都没挂在墙上的人,也配教金陵大学?”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一名年轻讲师小声说:“但……他的‘千校自治模型’确实改变了很多基层资源流通的现实结构,数据反馈非常…”
周存义重重一拍桌子:“社会实验不能当教学模型!那是外行看热闹!”
这一刻,所谓“学术系统”的权威架子展露无遗。
次日清晨,校内论坛公告更新:
【因“教学资质存疑”,沈逸辰特聘导师资格将推迟审查,暂缓入校授课。】
同时,部分社交平台悄然流传起“沈逸辰学历造假”“用资本染指学术”的舆论推送。
仿佛一切早有预谋。
而就在全校学生议论纷纷、媒体蠢蠢欲动时,沈逸辰却如约来到学校。
他没有走行政通道,而是直接走进了金陵大学教学楼老馆,外套随意搭在肩上,一手拿着热豆浆,一手递上了一份信封。
“你好,我找校纪委监察室。”
信封被送进办公桌,落款赫然是:
【沈逸辰·实名举报信】
附录材料:金陵大学教授论文代写及课题资金非法代申报名单
三十分钟后,校纪审秘书脸色发白地跑进校长办公室:“沈先生提供的证据……确凿无疑。”
更致命的是,沈逸辰并未发声辩解,而是将材料同步发送给了国家教育体系下的高等院校结构治理平台、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并附带一句话:
“如果知识是高地,那学术腐败就是侵蚀这座山的白蚁。”
当天傍晚,教育监察部官方发布公函通报:
【金陵大学周存义、李明元、吴全林等六位教授涉嫌违反学术规范,主动辞职,涉案资料已移交教育司法机制。】
全网沸腾!
【真的假的?沈逸辰掀翻金陵大学教授圈?】【他们质疑他的资格,他直接送他们集体出局】【这不是请导师,是来洗牌的!!】
而金陵大学官方平台悄悄刷新——
【“青年实战课程·第一讲”将在本周四如期开课,沈逸辰将亲自授课,主题:《构建之道:认知与重塑》。】
开课当天,金陵大学南讲堂座无虚席。
不仅仅是金陵的学生,连周边数所高校也赶来围观,有人坐地,有人站窗,有人甚至爬上天台。
讲堂内,沈逸辰缓缓走上讲台,投影屏幕亮起,他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开场白,只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