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没啥反应

家族群里的事,最先和老赵叨叨的是赵梅。

赵梅也是家族群的坚定守护者。

发现群里的人少了许多,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马上给老赵来了电话:“微信群里的人乍不见了?

老赵说:“我知道,没事。”赵梅还是不放心:“你说他们大过年的想干啥么,一个个的……”

老赵知道赵梅误会了:“和他们无关,我踢出去的。”

赵梅又是一惊一乍的:“你闲的没事,踢人家干嘛?”

“一年别说见一面,连一句话都说不了,留着干嘛?”老赵沉声道。

“那人家会不会有想法呀?”赵梅提醒。

“没事,群是我建的,我不想玩了,就散了,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老赵却没有说,我顾及别人的想法,谁又考虑我的感受呢。

其实,老赵没有说的是,不只是踢出了群,而且,凡是一年来和自己没有联系过的人都直接删除了,包括电话。

维持亲情的方式无非是相互走动和联系,无联系不走动了,亲情也就不需要维持了。维系这个群的唯一关系是血缘,但血缘淡到想不起来问候的地步,就没有了的维护的必要。

以前,老赵是极看重亲情的。从自己开始自食其力起,小到火排队买票挂号,大到孩子们上学就业,买房开店,凡是自己能够出力的,只要是自己的亲人开口,他从来不推辞,出钱出力都行,不遗余力那种。

那个时候,他以为,他是在亲人们的照拂下长大的,回报亲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亲情不就是这么传承的吗?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一辈辈延续着。

可他没有意识到,亲情的延续还有唯下的一面。所有的父母都会把最好的一切给儿女,儿女也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可那个儿女又会把自己的所有给父母呢,比如那个女儿住小楼父亲睡猪圈的,虽然极端少见,可毕竟也是活生生发生过的不是?

自以为是的老赵在亲情中付出过太多。(如果,这本书写完后,老抠还有心劲,或许会写这条线。)小一辈中,那个孩子老赵没有操心过?有一年,老赵烦了,累了,和大姐的大儿子有过一段对话,大外甥和老赵同岁,在乡下结婚早,有一儿一女,小儿子技校毕业要老赵给安排工作。那时候,单位大量招社会聘用工,只要条件符合,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结果那个孩子连三个月班都没上全,自己就跑了,嫌累,嫌是户外工作,嫌挣钱少,要找个坐办公室的活干。还理直气壮:“舅爷管那么多的地方,那么多坐办公室的,多我一个乍了?”老赵就气笑了:“首都的大楼里全是办公室,你自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