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行者按下云头,来到师父面前,将菩萨借来童子以及老君收走宝贝的事情详细告诉了他。三藏连连道谢,从此彻底放下心来,一心一意,怀着无比的虔诚,决心不惜性命也要向西天取经。师徒四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再次上路。三藏跨上马鞍,猪八戒挑起担子,沙和尚牵着马缰绳,孙行者手握金箍棒,在前面劈开道路,带领大家径直向山下走去。一路上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吃尽苦头。师徒们这样行了许久,前方又有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
三藏骑在马上高声喊道:“徒弟们啊!你们看这里山势险峻,一定要小心谨慎,恐怕又会有妖魔鬼怪出没。”行者回答道:“师父不要胡思乱想,只要保持内心平静,精神集中,就不会有事。”三藏叹气道:“徒弟呀,这西天取经之路真是艰难险阻重重。我还记得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一路上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已经过去了四五年时间,为什么还是到不了西天呢?”
行者听闻八戒所言,不禁呵呵笑了起来:“别急,别急,咱们连门都还没出呢!”八戒一脸狐疑地说:“哥哥可别撒谎。世间哪会有这么大的门?”行者自信满满地回答:“兄弟,咱们现在还在堂屋里打转呢!”沙僧也笑着调侃:“师兄,少吹点牛吓唬我。哪里有这么大的堂屋,就算有也找不到这么大的过梁啊。”行者却不以为然地说:“兄弟,如果按老孙我的看法,那就是以青天作为屋顶的瓦片,将日月当作窗户的棂子;用四山五岳作为房屋的梁柱,天地仿佛就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八戒一听,赶忙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们还是随便转转就回去吧!”行者严肃地说:“别瞎扯,只管跟紧老孙走。”
好一个大圣,横挑着金箍棒,引领着唐僧,劈开山路,一路向前。那唐僧骑在马上远远地观望,真是一座壮丽的山景啊!只见:
山顶高耸入云,仿佛要碰到北斗星;树梢直插云霄,好似与天空相连。青烟缭绕的山谷中,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叫;翠绿的树林里,常常听到仙鹤的鸣叫。呼啸的风声中,山妖站在溪边,戏弄着砍柴的樵夫;狡猾的狐狸坐在山崖边,吓唬着打猎的猎人。这真是座好山!看它四面八方都巍峨壮观,四周环境险恶。奇形怪状的松树像绿色的盖子一样盘旋着,枯萎的老树枝上挂满了藤萝。清澈的泉水飞溅而下,寒冷的气息让人毛发发凉;高耸的山峰屹立不倒,清爽的风吹拂着眼眶令人心惊胆战。时不时能听到老虎的咆哮声,也常能听到鸟儿的鸣叫。麂鹿成群结队地穿过荆棘,来来往往地跳跃着;獐子结伴寻找食物,前前后后地奔跑着。他们站在草地上,一眼望去没有其他旅客;走到深深的凹陷处,四周都是凶猛的豺狼。这里应该不是佛祖修行的地方,而是飞禽走兽的乐园。
却说那师父战战兢兢地走进这座深山之中,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凄惨。他紧紧兜住马缰,大声呼喊:“悟空啊!我自从益智登山盟誓,王不留行送我出城。在路上与三棱子相逢,途中又被马兜铃催促赶路。我四处寻找山坡和水涧,只为求得一味荆芥;我翻山越岭,参拜茯苓。我只愿能像防己一样保持自身的纯净,不知何时才能拜谒朝廷呢?”
孙大圣听到这番话后,不禁呵呵冷笑起来:“师父不必挂念,也不要过于心焦。只要你自己放心前进,就会得到‘功到自然成’的结果。”师徒二人一边欣赏着山间的景色,一边随意漫步前行,不知不觉间,红日已经渐渐西沉。此时,夜幕降临,天空中繁星闪烁。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没有客人行走,九重天上显现出灿烂的星辰。八条河流中的船只都已收起港口,七千个州县全部关闭了城门。六宫五府的官员回到官府,四海三江的渔民停止垂钓。两座楼头传来阵阵钟声和鼓声,一轮明亮的月亮照亮整个天地。)
那长老端坐在马上,远远望去,只见那山凹之中,楼台层层叠叠,殿阁重重耸立。三藏不禁说道:“徒弟们,此刻天色已晚,幸而那壁厢有楼阁依稀可见,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不妨都到那里借宿一宿,明日再继续前行吧。”行者应声道:“师父所言极是。莫要着急,待我先去查看一番,看看情况如何。”说罢,那大圣纵身一跃,跳至空中,定睛仔细观看,果真是一座山门。但见那:
八字砖墙涂抹着泥红粉,两边门上镶嵌着金钉。重重叠叠的楼台隐匿在山岭之畔,层层叠叠的宫阙隐藏在群山之中。
万佛阁与如来殿相对而立,朝阳楼与大雄门遥相呼应。七层宝塔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三尊佛像闪耀着神圣的光辉。
文殊台与伽蓝舍相邻,弥勒殿紧靠着大慈厅。看山楼外青光舞动,步虚阁上紫云升腾。
小主,
松关竹院绿意盎然,方丈禅堂处处清幽。优雅静谧,充满着宁静与祥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参禅之处有禅僧在讲经说法,演乐房中传来阵阵乐器奏鸣之声。妙高台上昙花飘落,说法坛前贝叶生长。
正是那山林遮蔽的三宝之地,山峦簇拥的梵王宫。半壁灯火闪烁,烟雾朦胧,宛如仙境一般。
却说那孙大圣按下云头,向唐僧报告说:“师父,前方果然有一座寺院,可以投宿。”唐僧听后,立即松开缰绳,策马前行,径直来到山门前。孙悟空好奇地问道:“师父,这座寺院叫什么名字呢?”唐僧生气地回答:“我刚停下马蹄,脚还没来得及从马镫里拿出来,你就问我寺院的名字,真是没有分寸!”
孙悟空笑着解释道:“您从小就是僧人,应该读过儒家经典,然后才开始讲解佛法。您文理精通,受到了唐太宗的恩泽和宽容。寺院大门上有那么大的字,怎么会不认识呢?”唐僧愤怒地骂道:“你这个调皮的猴子,竟然敢如此无礼!我刚才面向西方骑马,被阳光照射得睁不开眼,而且门上虽然有字,但也被尘土遮盖,所以我并没有看到。”孙悟空听到这里,弯下腰,身子一下子长高了两丈多,用手拂去门上的灰尘,说道:“师父,请您看看吧。”
那寺院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五个大字,正是“敕建宝林寺”。孙悟空收起了他的法身,对唐僧说:“师父,我们之中谁进去向他们借宿呢?”唐僧回答道:“还是由我进去吧。你们几个长得实在是太丑陋了,说话又粗俗无礼,性子刚烈傲气,如果不小心冒犯了这里的僧人,被拒绝借宿就不好了。”孙悟空听后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请师父进去吧,不要多说了。”
于是,那位长老便丢掉手中的锡杖,解开身上的斗篷,整理好衣服,双手合十,径直走进了山门。只见门内两边红色油漆的栏杆里面,高高地坐着一对金刚,他们的模样威武而丑陋:
一个长着一副钢铁般的面容和胡须,仿佛是活生生的一样;另一个则是干燥的眉毛、圆溜溜的眼睛,显得十分灵巧。左边那个金刚的拳头突出如坚硬的生铁,右边那个金刚的手掌则像山峰一样险峻。他们身上的金甲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头盔和绣带上飘扬着飘动的风声。西边果然有许多人供奉佛像,石鼎中间燃烧着香火。
唐僧见到这一幕,不禁点头叹息道:“我的故乡东方,如果也有人能把泥土塑造出这么大的菩萨,并烧香供养,那我的徒弟们也就不用辛苦前往西天取经了。”
正在叹息的时候,唐僧师徒已经来到了第二层山门里面。只见四大天王的塑像站立两旁,分别是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和广目天王,按照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排列,代表着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进入第二层门后,他们又看到四颗高大的松树,每棵树的树冠茂密繁盛,犹如撑开的巨伞一般。忽然抬起头,前方正是大雄宝殿。唐僧双手合十,虔诚地行礼参拜。参拜完毕起身之后,他绕过佛像台座,走到后门下面。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一座倒座观音像,展现出她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伟大形象。墙壁上则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们塑造的各种水生动物,包括虾、鱼、蟹、鳖等,它们或藏头露尾,或跳跃于波涛之中,生动有趣。唐僧不禁再次点头感叹道:“真是可怜啊!这些身披鳞甲的生灵都知道前来拜佛,为何人类却不懂得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