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却说唐僧重新得到孙悟空后,师徒四人齐心合力,一同前往西天取经。自从他们在宝象国救下公主之后,国王和大臣们亲自送他们出了城西门。

一路上,师徒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也领略到了无尽的美景。此时正值春季,景色宜人。微风轻拂着柳树,柳枝随风舞动,仿佛绿色的丝线一般。这样美丽的景致实在值得题诗一首。这时节,鸟儿欢快地歌唱,天气温暖宜人。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海棠树的院子里飞来两只燕子,这正是欣赏春天美景的时候。繁华热闹的街道上,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弹奏着优美的音乐,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欢乐。

师徒们正在行进欣赏风景的时候,又看见一座山挡住了去路。唐僧说道:“徒弟们要小心谨慎些。前面遇到高山,恐怕会有虎狼出没阻挡我们前行。”行者回答说:“师父,出家人不要说这种在家里才说的话。您还记得那个乌巢和尚的《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没有挂碍,就不会有恐惧和惊慌,远离那些颠倒错乱的想法’吗?只要能做到‘扫除心中的污垢,洗净耳边的尘土。不经历苦难,难以成为人上人’。您不要心生忧虑,只要有老孙在这里,就算是天塌下来,也可以保证没事。害怕什么虎狼啊!”长老勒住马头,感慨地说:“我当年奉圣旨离开长安城,一心只想去西天拜见佛祖的容颜。舍利国中的金象光彩夺目,浮屠塔内的玉毫散发着光芒。寻找世间所有不知名的水源,遍历人间所有无法到达的山峰。追逐着层层叠叠的烟波,什么时候才能让这身躯得到清闲呢?”

行者听闻师父所言,不禁笑呵呵地说道:“师父想要身心清闲,又有何难事呢?倘若功成之后,万般缘分皆已了断,诸法皆归于空无。到那时,自然而然便能达到身闲的境界了。”长老闻言,心中的忧愁也消散了许多,只得暂且忘却烦恼,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他放开缰绳,催促着银马前行,紧紧兜住马缰,驱赶着玉龙般的坐骑。

师徒们奋力登上山峰,只见山势极为险峻,真可谓是巍峨耸立。眼前的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高山峻岭,峰尖如削。深深的涧谷在下方蜿蜒流淌,陡峭的悬崖矗立在一旁。在湾环深涧之下,只听得唿喇喇的声响,仿佛是戏水的巨蟒在翻身;孤峻陡崖边,但见那崒嵂嵂的身影,好似出林的猛虎在剪尾。抬头望去,山峦的顶端突兀地直插青霄;回首观望,山谷的深处仿佛与碧落相邻。向上攀登,山势如同梯子或凳子一般;向下行走,则如堑沟或坑洼一般艰难。这真是一座古怪的巅峰岭,果然是连绵的尖削壁崖。在巅峰岭上,采药人心中寻思着,生怕一不小心就失足滑落;在削壁崖前,打柴夫更是举步维艰。胡羊和野马在山间乱蹿,狡兔和山牛如布阵般散布其中。草丛中的小径弥漫着雾气,马匹难以行进,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雷音寺,见到佛祖呢?

长老勒马观山,发现前方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这时,他看到绿莎坡上站着一个樵夫。

这个樵夫的装扮十分奇特:头上戴着一顶深蓝色的毡笠,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粗布衣服。这顶毡笠能够遮住阳光和烟雾,非常少见;而那件黑色的衲衣则让人感到快乐和无忧无虑,也是难得一见。他手中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刀刃被打磨得明亮耀眼,用于砍伐干燥的木材并将其捆绑整齐。担子上挑着春天的气息,四季都显得和谐宜人。他身上散发着悠闲自在的情趣,仿佛三颗星辰般淡雅。他一生都顺其自然地生活,对于荣辱并不在意。

此时,那个樵夫正在坡前砍伐腐朽的木材,突然看到长老从东边走来。他停下手中的斧头,走出树林,快步走上石崖迎接长老。

行者对长老高声喊道:“那位西进的长老!请暂且停留片刻,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这座山上有一群凶狠恶毒的妖怪,专门吃掉从东边过来西边过去的人呢。”长老听到这句话,吓得魂魄都快飞走了,浑身发抖地坐在马鞍上坐立不安。他急忙回过头,惊慌失措地呼喊徒弟们:“你们听听那个樵夫的报告:‘这座山上有毒魔狠怪。’谁还敢去仔细询问他一下呢?”行者说道:“师父不必担心,让老孙去问他个明白。”

好行者,迈开大步,径直走上山来,对着樵子大声叫了声“大哥”,向他行礼问候。樵夫回礼答道:“长老啊,你们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行者回答道:“实不相瞒,大哥,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派来西天取经的。那边马背上坐着的就是我的师父。他胆子比较小。刚才承蒙您指教,说是这里有什么毒魔狠怪,所以我特意前来询问一声:那妖怪是多少年的妖魔鬼怪?还是只是个会一点小把戏的家伙?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妖怪?麻烦大哥如实告诉我,我好让山神和土地将他们押走。”

樵子听了这话,仰头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原来你是个疯和尚!”行者反驳道:“我才没有发疯呢,我说的可是老实话。”樵子继续说道:“既然你说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为什么又说要把妖怪递解走呢?”行者回答道:“你这么畏惧那个妖怪,还在这里胡说八道地阻拦我们,难道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吗?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不是邻居就是朋友。”樵子笑着说道:“你这个疯和尚真是不讲道理。我好心好意特地跑来告诉你们,让你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早晚多加小心防范,结果你反而怪罪到我的头上。暂且不说我不知道那妖怪的来历,就算知道,你又能拿它怎么样呢?你又能把它怎样递解?递解到哪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者说道:“如果是天魔,就交给玉帝处置;如果是土魔,就交给土地神处理。西边的交给佛祖,东边的交给圣人。北边的交给真武帝君,南边的交给火德星君。要是蛟龙精怪,就交给海龙王;要是鬼怪作祟,就交给阎王爷。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管辖范围。我老孙到处都是熟人,只要发一张批文,就能立刻把那妖怪连夜押解走。”

那樵子止不住呵呵冷笑,摇头晃脑地说道:“你这个风泼和尚,想是在方上云游时,学到了一些书符咒水的法术,可以用来驱邪缚鬼。不过,你可能还没有遇到过像这样狠毒的怪物呢。”

行者好奇地问道:“怎么说他狠毒呢?”

樵子回答道:“这座山直径有六百多里远,名叫平顶山。山中还有一个洞穴,叫做莲花洞。里面住着两个魔头,他们会画影图形,专门捉拿和尚;而且还会抄名访姓,想要吃掉唐僧。如果你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只要犯了一个‘唐’字儿,就别想着能离开了,绝对走不掉!”

行者听后,心里一惊,赶忙说道:“我们正是从唐朝来的啊。”

樵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他正等着吃你们呢。”

行者心中暗自庆幸,嘴上却说道:“真是好运气啊!只是不知道他打算怎样吃我们呢?”

樵子疑惑地看着行者,心想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于是反问道:“那你觉得他应该怎样吃你们呢?”行者回答得倒是很认真:“要是他先从我的头开始吃起,那还挺好玩的;可如果他先从我的脚开始吃,那就太难受了。”樵子被行者的话逗乐了,笑着问:“先吃头和先吃脚有什么区别吗?”行者一脸严肃地解释道:“你没经历过当然不知道啦。如果他先吃我的头,一口把我的脑袋咬下来,那我不就立刻死翘翘了嘛,随便他怎么煎、炒、熬、煮,我都不会感到任何痛苦;但要是他先吃我的脚,那可就惨了,他会慢慢啃掉我的脚,再嚼烂我的腿,然后一直吃到我的腰部,这样我可能还没有完全死掉,但却要遭受无穷无尽的折磨,所以我说先吃脚比先吃头更难接受啊。”

樵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嘲笑行者:“你真是想太多了,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来吃你,只会直接抓住你,捆在笼子里,然后整个蒸熟了吃掉!”行者听了反而笑了起来,说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虽然会有些痛,但至少不用忍受那种零碎的折磨了。”

樵子说道:“和尚,你可别耍嘴皮子。那妖怪随身携带五件宝贝,神通广大,极为厉害。就算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若要保得唐朝和尚平安离去,恐怕也得发几个昏才行。”行者听了,问道:“需要发几个昏呢?”樵子回答道:“大概要发三四个昏吧。”行者笑着说:“不打紧,不打紧。我们一年之中,常常要发七八百个昏儿,这三四个昏儿容易发,发发就过去了。”

好大圣,心中全然没有畏惧,一心只想着要保护唐僧,他甩开樵夫,快步转身。径直来到山坡马头前,对唐僧说道:“师父,没有什么大事。就算有几个妖精,这里的人胆子小,把他们放在心上了。有我在,怕他们做什么?走吧,走吧!”长老见他这样说,也只好放心地跟着他前行。

正行走间,忽然不见了那樵夫的身影。长老不禁疑惑道:“方才那报信的樵子怎的就不见了?”八戒在一旁嘟囔道:“想必是我们运气不佳,撞见日里鬼了。”行者闻言,说道:“或许他是钻进林子里寻柴去了。待我前去查看一番。”说罢,大圣睁开他的火眼金睛,漫山遍野地望去,却不见那樵夫的踪迹。

忽然,行者抬头往云端里一看,瞧见了日值功曹。他立刻纵云赶上,口中骂道:“你这毛鬼!有话为何不直说,却要这般变化来戏弄老孙?”那功曹见状,慌忙施礼道:“大圣息怒,小神报信来迟,还望恕罪。那妖怪确实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还望大圣您施展神通,机灵应对,务必仔细保护好您的师父。若是稍有怠慢,这西天之路恐怕就难以到达了。”

行者听了功曹的话,心中暗怒,将功曹叱退。他把功曹的话牢记在心,按下云头,径直朝山上飞去。只见长老与八戒、沙僧正簇拥着前进。行者心中暗想:“我若将功曹的话如实告知师父,师父他恐怕会承受不住,必定会哭泣。倘若不与他实说,梦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倘若被妖魔捉去,岂不又要我老孙费心?……且等我先照顾八戒一下,让他先出头与那妖怪打一仗看看。若是他能打得过妖怪,就算他一功;若是他没本事,被妖怪捉去,等我再去救他也不迟,这样正好能显示我的本事和名声。”行者正暗自思量,用心问道:“只恐八戒偷懒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短。等我去鞭策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