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就在这时,只见孙悟空从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端着钵盂,一个跟头翻到了这里;他睁开火眼金睛仔细观察,立刻认出眼前的女子是个妖精。于是,他放下钵盂,抽出金箍棒,直接朝那女子打去。吓得唐僧连忙伸手拉住孙悟空,问道:“悟空啊,你急急忙忙跑过来打谁呢?”孙悟空回答道:“师父,你可别把这个女人当成好人,她其实是个妖精,专门跑来欺骗你的!”唐僧责备道:“你这猴子,以前倒是还有些眼力劲,今天怎么能胡说八道!这位女菩萨心地善良,特意拿这些饭菜来施舍给我们吃,你怎么能说她是个妖精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者笑着对唐僧说:“师父啊,你怎么会认识他呢?老孙当年在水帘洞当妖怪的时候,如果想吃人肉,就是这样做的:要么变成金银财宝,要么变成村庄楼台,要么变成醉酒之人,要么变成漂亮女子。要是有那些痴心妄想的人,喜欢上我,我就把他们迷到洞里,随心所欲地摆弄,要么清蒸,要么水煮,尽情享用。吃不完的,还可以晒成肉干,以防阴天没有东西吃!师父,如果你再晚来一会儿,肯定会被他抓住,惨遭他的毒手!”唐僧听后根本不相信,只是坚持说他是个好人。

行者无奈地说道:“师父,我了解你。看到他那样的美貌,你肯定心动了。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就让八戒砍几棵树过来,沙僧找些草来,我来当木匠,在这里搭一个小木屋,你们俩结婚成家算了。这样一来,我们也不用再继续赶路取经了!”那长老原本是个心地善良、性格软弱的人,听到悟空这么说,顿时羞愧难当,连整个光头都变得红彤彤的。

此时,三藏正为此事感到羞愧,而行者却又发起性子来,掣出金箍棒,朝着妖精的脸猛劈下去。那怪物倒也有些手段,施展了个“解尸法”,眼见行者的棍子袭来,它却抖擞精神,预先溜走了,只留下一个假尸首躺在地上。这可把长老吓得战战兢兢,口中念叨着:“这猴子着实无礼!屡次劝诫都不听,无缘无故就伤人性命。”行者说道:“师父莫要怪罪,你且过来看看这罐子里究竟是何物。”沙僧搀扶着长老,走近前去查看,哪是什么香米饭,竟是一罐子拖着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而是几个青蛙和癞虾蟆,在地上乱蹦乱跳。长老这才信了三分。怎奈猪八戒心中气不过,在一旁煽风点火,漏出八分不满地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她不过是此间的农妇,只因给我们送饭下田,在路上遇到了我们,怎么能说她是妖怪呢?哥哥的棍子重,走过来随手一打,没想到就把她打死了;恐怕是你念那紧箍儿咒,他故意使个障眼法,变成这等模样的东西,来迷惑你的眼睛,让你不念咒哩。”

三藏自从说了这句话之后,真的就开始倒霉了:他竟然相信了八戒的谗言,手里捏着法诀,嘴里念起了紧箍咒。悟空疼得直叫唤:“头疼啊,头疼!别念了,别念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唐僧说道:“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出家人应该时刻保持善良的心肠,不能杀生。哪怕是扫地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伤害到蚂蚁,爱惜飞蛾也会用纱布把灯罩起来。而你呢,却总是杀人,还打死了一个无辜的路人,这样的行为跟土匪强盗有什么区别?即使取得真经又能怎样?你还是走吧!”悟空问:“师父,你让我去哪里?”唐僧回答:“我不需要你当我的徒弟了。”悟空说:“如果你不让我当你的徒弟,恐怕你很难到达西天取经。”唐僧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如果有哪个妖怪想吃我,就算被它蒸熟或者煮熟,也只能算是我的劫数。难道你还能改变我的命运吗?你快点离开这里!”

行者面露不舍之色,缓缓说道:“师父,我回去倒也无妨,只是没能报答您的恩情啊。”唐僧一脸疑惑地问道:“我和你有什么恩情?”那大圣一听这话,赶忙跪地磕头,语气诚恳地说:“老孙当年因为大闹天宫,导致身受重伤,被困在了两界山下;幸好观音菩萨给我受了戒行,更幸运的是遇到了师父,您解救了我的苦难;如果不能跟您一同前往西天取经,岂不是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吗?”原来这唐僧本就是个慈悲善良的圣僧。他见到行者如此恳切地哀求,心中也有所动摇,于是改变主意说道:“既然这样,这次就暂且饶恕你吧。以后不许再无礼,如果仍然犯恶,那我就要把这紧箍咒颠倒过来念二十遍!”行者连连点头答应:“三十遍也行,只是我再也不会动手打人了。”说完,行者小心翼翼地扶着唐僧上马,并递上刚刚摘下的桃子。唐僧坐在马背上,品尝了几颗桃子,暂时缓解饥饿之感。

且说那妖怪,侥幸逃脱后,升入空中。原来孙悟空刚才那一棒并没有打死她,只是将其打得灵魂出窍。此刻她正在云端之上,咬牙切齿地暗暗咒骂孙悟空:“这些年一直听闻他手段高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那唐僧已经认不出我来了,正准备吃饭呢。只要他低下头闻一闻饭菜,我就能趁机抓住他,可偏偏这时候孙悟空过来搅局,破坏了我的好事,还差点挨了他一棒。如果就这样放过这个和尚,那我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不行,我还是再回去戏弄他们一番。”

只见那妖怪按下阴云,落在前方的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妇人,大约八十岁左右,手里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边走一边哭泣着。猪八戒看到后,惊慌失措地对唐僧喊道:“师父!不好了!那个老太婆来找我们了!”唐僧疑惑地问道:“找什么人?”猪八戒回答道:“大师兄刚刚打死的肯定是她的女儿。现在她母亲找上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者听后,连忙说道:“贤弟不要乱说啊!那女子才十八岁,而这个老妇人却已经八十岁了,怎么可能六十多岁还能生孩子呢?肯定是假的,待我前去查看一番。”说完,行者便快步向前走去,靠近仔细观察着那个怪物。只见她变成一个老妇人,头发和双鬓都像雪一样白,走起路来慢悠悠的,脚步也显得虚弱无力。她的身体瘦弱单薄,面容枯黄如落叶般憔悴。颧骨高高地向上翘起,嘴唇向下耷拉着。老年人毕竟不同于年轻人,脸上布满了皱纹,如同一个个小钱包。

行者一眼就认出了她就是妖怪,没有多做理会,直接举起金箍棒朝着她的脑袋狠狠地打了下去。然而,当金箍棒即将击中时,那妖怪却突然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再次使出了变化之术,将自己的原神脱离出来,然后逃离了现场,只留下一具假尸体被打倒在了山路上。

唐僧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从马上摔下来,躺在路边。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不停地倒着念起紧箍咒,整整念了二十遍。可怜的行者头痛欲裂,仿佛头上被紧紧勒住一般,疼得难以忍受,只好在地上翻滚着哀求道:“师父,别再念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唐僧面色凝重,对着行者说道:“你有甚话说?出家人应当耳听善言,如此方能不堕地狱。我如此苦口婆心地劝化于你,你却为何只是行凶,将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这究竟是何道理?”行者瞪大了眼睛,急切地辩解道:“师父,他分明是妖精啊!”唐僧摇了摇头,叹息道:“你这猴子,又在胡说!世间哪来这许多妖怪?你分明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走吧!”行者听闻此言,心中一急,连忙说道:“师父,你又要赶我走?我回去便是了,只是有一件事不太妥当。”唐僧皱了皱眉,问道:“你有什么不相应之处?”八戒在一旁插嘴道:“师父,他是想要和你分行李呢。他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你就把那包袱里的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给他吧。”

行者闻得此言,不禁气得暴跳如雷,大声喝道:“你这尖嘴的夯货!老孙向来秉持沙门教义,心中毫无嫉妒之意,亦无贪恋之心,怎会要分什么行李?”唐僧面露难色,说道:“你既不嫉妒贪恋,那为何又不肯离去?”行者长叹一声,道:“实不相瞒,师父。想当年,老孙在五百年前,居于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气概之时,曾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那时,我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腰系蓝田带,足踏步云履,手执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风光无限。自从历经涅罪,削发皈依沙门,拜你为师后,这‘金箍儿’便勒在了我头上。若就此回去,实在无颜再见故乡之人。师父若当真不要我,就请把那松箍儿咒念上一念,褪下这金箍儿,交予你,套在别人头上,我也好落得个自在快活。也算与你有过一场师徒情分。难道连这点情意都没有了吗?”

唐僧听闻,大惊失色,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中传授了一卷紧箍儿咒,却未曾有什么松箍儿咒啊。”行者无奈道:“既无松箍儿咒,那你便带我继续前行吧。”长老无奈,只得说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但切不可再行凶作恶了。”行者连忙点头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说罢,又赶忙服侍师父上马,继续踏上了取经之路。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心中暗自庆幸,不禁夸奖起行者来:“好个猴王,果然有眼力!我那般变化,他竟然还能认出我。这些和尚,他们走得倒是挺快,若是过了此山,再往西四十里,就不归我管了。要是被其他妖魔掳了去,那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我自己也会心痛不已。不行,我还得下去戏弄他们一番。”

这妖怪打定主意,便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老公公。只见他白发如雪,仿佛彭祖再世;苍髯飘动,赛过寿星下凡。耳朵里鸣响着玉磬之声,眼睛里闪烁着金星光芒。他手拄龙头拐杖,身穿鹤氅轻衣,手中掐着数珠,口中念念有词,诵着南无经。

唐僧骑在马上,远远望见,心中不禁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果真是福地啊!你看那老公公,路都走不稳了,还在被逼着念经呢。”八戒听了,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师父,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依我看,那老儿才是祸根呢!”唐僧疑惑地问道:“八戒,你为何这样说?”八戒回答道:“师父,你想啊,行者刚刚打杀了他的女儿,又打死了他的婆子,这老儿肯定是来找我们报仇的。要是我们不小心撞上他,那可就麻烦了。师父你是主犯,肯定要偿命,判个死罪;我老猪是从犯,估计得充军;沙僧也脱不了干系,多半要被问个摆站。而那行者,说不定使个遁法就溜之大吉了,留下我们三个给他顶缸。”行者在一旁听到八戒的话,心中暗自好笑,说道:“这个呆子,净说些胡话,可别把师父给吓着了。待我再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说罢,行者一个筋斗云,便向那老儿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小心翼翼地把棍藏在身边,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前,迎着那怪物,大声叫道:“老官儿,你往哪里去?怎么一边走路一边念经?”那妖精误把他当作了普通人,于是回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祖辈辈都居住在此地,一生乐善好施,喜欢斋僧,常常看经念佛。我命中无子,只有一个小女儿,招了个女婿。今天早上我给女婿送饭去田里,没想到他可能遭遇了虎口之灾。我的老伴先来找寻,也不见他回去,现在全然不知他的下落,所以我老汉特地前来寻找。如果他真的遭遇不幸,我也无可奈何,只能将他的骸骨收拾回去,安葬在坟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