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行李,准备继续前行。

那镇元子和行者结为兄弟后,二人十分投缘,关系亲密无间,镇元子舍不得他们离开,于是又热情地款待他们,让他们在观里多住了五六天。唐僧吃了镇元子的草还丹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精神焕发,身体也变得更加强健。但他一心想着早日取得真经,实在不愿久留,无奈之下,只能告辞离去。

师徒四人告别镇元子,重新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没过多久,前方出现了一座高山。唐僧见状,对三个徒弟说:“徒弟们,前面这座山看起来非常险峻,恐怕我们的马匹难以翻越,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行者安慰道:“师父放心吧,我们会小心应对的。”说着,孙悟空走到队伍最前面,横着金箍棒,劈开山路,登上高崖,向远处眺望。

眼前的景象令他惊叹不已:只见山峰层峦叠嶂,山谷幽深曲折。成群结队的老虎、野狼在山间穿梭,麂鹿也结伴而行。数不胜数的獐子聚集在一起,满山遍野都是狐狸和兔子。还有巨大无比的蟒蛇,身长万丈的大蛇。蟒蛇喷出阵阵浓雾,长蛇吐出怪异的狂风。道路两旁荆棘丛生,山岭上青松挺拔,楠木秀丽。薜荔和女萝爬满了石壁,芬芳的香草蔓延到天边。阴影笼罩着北方的沧海,白云飘散开露出南方的北斗七星。这里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天地间的元气,千万座高峰巍峨耸立,阳光照射下来都让人感到寒冷。

那长老见此情景,立刻心惊胆战起来。只见孙大圣施展神通,舞动金箍棒,发出一声咆哮怒吼,吓得那些狼虫惊慌逃窜,虎豹四散奔逃。师徒四人进入这座山中,正好走到山势险峻崎岖的地方,唐僧说道:“悟空啊,我这一天肚子饿了,你到哪里去化些斋饭来吃吧。”孙悟空笑着回答说:“师父您可真不够聪明。像这样半山腰的地方,前面没有村庄,后面没有旅店,就算有钱也无处购买食物,让我去哪里找斋饭呢?”唐僧心里不高兴,嘴里骂道:“你这猴子!想当初你在两界山下,被如来佛祖压在石匣里面,嘴巴虽然能说话,但双脚却无法行走;也是多亏我救了你性命,给你摩顶受戒,收你做了我的徒弟。你为什么不肯努力,总是怀着懒惰的心呢?”

孙悟空说:“弟子我已经很勤奋了,怎么会懒惰呢?”唐僧说:“既然你这么勤奋,为何不去化些斋饭给我吃?我饿着肚子怎么赶路?更何况这里有山岚瘴气,怎么能够到达雷音寺呢?”

行者见唐僧面有怒色,连忙解释说:“师父不要生气,也不要说话。我知道您性情高傲,如果我说错什么惹得您不高兴,您就要念紧箍咒惩罚我了。您先下马来稳稳坐着,等我去找个有人家的地方化些斋饭回来。”

行者纵身一跃,跳上了云端,手搭着凉棚,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这西天取经之路实在是太过荒凉寂寞,周围没有村庄和人家,只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很少能看到人的踪迹。行者看了很久,忽然发现正南方有一座高山。那座山朝着太阳的方向,有一片鲜红色的点子。行者按落云头对唐僧说:“师父,有吃的了。”唐僧忙问是什么食物。行者回答说:“这里荒无人烟,找不到人家化斋。不过南山那边有一片红色的,应该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给您解解馋。”唐僧高兴地说:“出家人要是能吃到桃子,就算是很幸运的了。你快去吧!”行者拿起钵盂,驾起祥云,只见他一个筋斗翻出去老远,带起一阵凉风,转眼间就飞到南山去摘桃子了。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句话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假啊!就在这高高的山上,住着一个妖精。当孙大圣离开的时候,这个妖怪竟然被惊动了。它隐藏在云端之中,踏着阴森森的风,远远地看见了长老坐在地上。这个妖怪心里暗自高兴着:“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听说东土大唐的唐和尚要去西天取经,而且他可是金蝉子转世,有着十世修行的原体呢。如果有人能够吃上他的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啦!没想到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于是,这个妖怪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唐僧,但是当它看到长老身边还有两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守护时,便不敢轻易靠近了。那么,这两个厉害的大将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八戒和沙僧呀!虽然他们没有像孙悟空那样强大的本领,但八戒曾经是天蓬元帅,沙僧也曾担任过卷帘大将。他们身上的威风还未完全消失,所以妖怪才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妖怪心想:“没关系,我先戏弄一下他们,看看情况再说。”

好一个狡猾的妖精,她止住了那股阴森的风,在那山凹之中,轻轻扭动身躯,瞬间变作了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子。真是说不尽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她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身姿婀娜地从西向东,径直朝着唐僧奔去。

小主,

圣僧正勒马停歇在山岩之上,忽然瞧见一位裙钗女子走近前来。只见她翠袖轻摇,仿佛笼着玉笋一般;湘裙斜拽,更显金莲之美。她香汗淋漓,粉面如花,含露欲滴;尘埃拂过蛾眉,柳带如烟。唐僧仔细定睛观看之处,那女子已然行至身边。

三藏见此情景,赶忙叫道:“八戒,沙僧,悟空方才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们看,那里不是走出一个人来了吗?”

八戒说:“师父,您和沙僧先坐着休息一下,让俺老猪过去看看情况。”说完,八戒便放下手中的九齿钉耙,整理了一下衣服,摆出一副斯文书生的样子,摇摇摆摆地向前走去。从远处看并不真切,但走近一看,那女子长得真是漂亮!她的肌肤如同冰玉一般晶莹剔透,衣领微敞露出雪白的胸脯。柳眉细长,如翠色的远山;杏眼明亮,闪烁着银色的星光。她的容貌俏丽,宛如明月般姣好,天生性格清雅。身材婀娜多姿,声音清脆悦耳,犹如黄莺婉转歌唱于树林之间。她的美丽就像半开的海棠花在清晨的阳光下绽放,又似刚开放的芍药在春日的晴空下舞动。

八戒见到她如此美貌动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欲望,不由自主地说出轻薄的话语,高声喊道:“女菩萨,你要去哪里啊?手上提的是什么东西呢?”其实这个女子明明就是一个妖怪,可是八戒竟然无法分辨出来。那女子连续回应道:“长老,我这青色罐子里装的是香喷喷的白米饭,绿色瓶子里盛的是美味可口的炒面筋。我特地来到这里别无他意,只是因为曾经发过誓要给僧人送饭吃。”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心想终于可以不用再去化缘了。他急忙转身,像一只发疯的猪一样奔跑起来,然后跑到三藏面前报告说:“师父!俗话说得好,‘吉人自有天报!’师父您饿了,让师兄去化斋,那个猴子不知道在哪里摘桃子玩耍呢。桃子吃多了,也会让人觉得嘈杂和下坠。您看那边不是有个斋僧的过来了吗?”唐僧不相信地说道:“你这个笨蛋胡说八道!我们一路走来,连一个好人都没有遇到,哪里会有斋僧呢!”八戒反驳道:“师父,这不就是吗?”

三藏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缓缓走来,手里提着一个青罐,里面装满了食物。他连忙站起身来,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礼貌地问道:“女菩萨,请问您住在何处?是哪户人家的?您有什么心愿要实现,才来到这里斋僧呢?”

这分明就是个妖怪啊!可是那长老却根本不认识。只见那妖怪一见到唐僧询问她的来历,立马就装出一副虚伪的样子,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唐僧说:“师父啊,这座山叫做白虎岭,这里蛇都会绕着走、野兽都害怕。正西方下面就是我的家。我的父母健在,他们喜欢读经,经常做好事,施舍食物给附近的僧人。只是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祈求神明赐福,生下了我。我们想提高门第,找个人家把我嫁出去,但又担心将来老无所依,只好招赘了一个女婿,让他来照顾我们终老。”

唐玄奘听了之后说道:“女施主,你的话有些不对。佛经上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应该远行,如果一定要远行,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计划。’既然你家中还有父母,而且已经招了女婿,如果你真有这份心愿,可以让你的丈夫回家尽孝,这样也就罢了。但是为什么你自己还要在山上行走呢?况且身边连个侍从都没有。这实在不符合妇女的道德规范啊。”

那女子吟吟笑着,赶忙赔着笑脸说道:“师父呀,我的丈夫正在山北的凹地里,带着几个客人在锄田呢。这些饭菜都是我亲手做的午饭,本来是要送去给他们吃的。只是因为现在正是五黄六月的时节,没有人手可以帮忙,而且我的父母年纪大了,所以我才亲自送来。没想到会遇到三位远道而来的师父,我们一家都很善良,所以想把这顿饭用来供奉给僧人。如果你们不嫌弃,请收下这份心意吧。”玄奘合十行礼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还有徒弟去摘果子了,等会儿就回来,我不太敢吃;要是我这个出家人吃了你家的饭,你丈夫知道后责怪你怎么办?岂不是让我犯下罪过吗?”

那女子看到玄奘不愿意吃饭,又满脸堆笑地说道:“师父啊,我父母喜欢斋僧,这不算什么大事;我丈夫更是个善良之人,一生最喜欢的就是修桥补路、关爱老人和怜悯穷人。只要听说这顿饭送给师父们吃了,他对我肯定会比平时更好。”

此时,唐僧只是不吃饭,旁边的猪八戒却生气了。那呆子撅起嘴巴,嘴里嘟囔着抱怨道:“天底下的和尚多得数不胜数,从来没有像我这样的老和尚这么软弱!现成的饭菜,本来可以分成三份,结果现在倒好,都不吃,非要等那个猴子来了,分成四份才肯吃!”他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一下子就把罐子推翻,准备动口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