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行者辞别菩萨后,按下云头,将袈裟挂在香楠树上,随后掣出金箍棒,气势汹汹地打入黑风洞中。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洞里竟然没有一个小妖。原来,那些小妖们见菩萨现身,吓得老怪就地打滚,便都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了。行者见此情形,更是怒不可遏,他一路行凶,将黑风洞的几层门上都堆积了干柴,然后前前后后一齐点火。刹那间,火势熊熊,黑烟滚滚,将整个黑风洞烧得如同“红风洞”一般。行者这才心满意足地拿起袈裟,驾着祥云,向北方飞去。

话说那三藏见行者久久不归,心中甚是疑惑。他不知道是菩萨没有请到,还是行者借故逃走了。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突然看到半空中彩雾缭绕,光芒四射。紧接着,行者从天而降,落在他的面前,高声叫道:“师父,袈裟我给你取回来了!”

三藏听闻孙悟空成功请得菩萨施变化降妖,大喜过望。众僧亦无不欢悦,纷纷感叹道:“好了!好了!我等性命,今日方才得全了。”三藏恭敬地接过袈裟,转而问道:“悟空,你早间去时,原约到饭罢晌午,如何此时日已西方回?”行者便将那请菩萨施变化降妖的详细经过,一一备陈了一遍。

三藏闻言,心中感慨万千,遂设香案,朝南礼拜罢,说道:“徒弟啊,既然如今有了佛衣,可快收拾包裹,继续西行去吧。”行者却道:“莫忙,莫忙。今日将晚,不是赶路的时候,且待明日早行。”众僧们听了,一齐跪下道:“孙老爷说得是。一则天晚,二来我等心中有些愿心未了,今幸得平安,又有了宝贝,待我等还了愿,请老爷散了福,明早再送老爷西行。”行者点头道:“正是,正是。”

你看那些和尚,都倾其所有,把那火里抢出的馀资尽数拿出,各出所有,用心地整顿了些斋供,烧了些祈求平安无事的纸,又诚心诚意地念出几卷消灾解厄的经。当晚,诸事完毕。

次日清晨,众人早早起来,仔细地刷扮了马匹,认真地包裹了行囊,然后出门。众僧一直远远相送,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转身返回寺庙。行者在前方引路,师徒四人继续踏上了西行的旅程。此时正值春融时节,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只见绿草如茵,衬托着玉骢的蹄迹显得格外柔软;柳丝摇曳,金线般的柳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桃杏争艳,满林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山林装点得如诗如画。薜萝绕径,藤蔓交织,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沙堤日暖,鸳鸯在水中嬉戏,享受着春日的温暖;山涧花香,蛱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春光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师徒们在荒路上行走了五七日,一路上风餐露宿,十分辛苦。这一天,天色将晚,他们远远地望见了一座村庄。三藏指着前方的村庄说道:“悟空,你看那壁厢有座山庄相近,我们去告宿一宵,明日再行何如?”

行者说道:“且让老孙前去查看一番吉凶,再做打算。”说完,师父便挽住丝缰,停下了脚步。行者则瞪大双眼,仔细地观察着四周,只见前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其间错落着许多茅屋。参天的野树矗立在门前,弯曲的溪水和小桥映照在门户之上。道路两旁的杨柳依依,园内的花朵盛开,香气馥郁。此时,夕阳已经西沉,山林中处处传来鸟雀的喧闹声;晚烟从炉灶中升起,条条道路上都有牛羊在缓缓前行。行者又看到,吃饱的鸡豚在屋角安然入眠,醉酒的邻叟则唱着歌走了过来。行者看罢,对师父说道:“师父请前行吧。这里定然是一个好村庄,正好可以借宿一晚。”

那长老骑乘着白马,迅速来到了街衢的入口。只见一个年轻的少年,头上裹着绵布,身上穿着蓝色的棉袄,手持雨伞,背着包裹,扎着裤脚,脚踏一双三耳草鞋,雄赳赳地走出街道,步履匆忙。行者见状,顺手一把扯住他,问道:“你要去哪里?我想问你一个消息:这里是什么地方?”那个人却只顾着苦苦挣扎,嘴里还叫嚷着:“我庄上没人?我只是喜欢问信!”行者赔着笑脸说道:“施主不要恼怒。‘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告诉我地名又有什么坏处呢?我也可以帮你解除烦恼。”那人挣脱不开,气得直跳脚,说道:“倒霉,倒霉!在家里受了家长的委屈,又撞上这个光头,还要受他的气!”

行者说道:“你若有真本事,就试着劈开我的手,若能成功,你便就此离去也罢。”那人闻言,赶忙左扭右扭,使尽浑身解数,却怎奈如同被一把铁钳紧紧夹住一般,根本无法挣脱。他气得丢了包袱,撇下伞,两只手如雨点般向行者抓去。行者却不慌不忙,一只手扶着行李,另一只手牢牢抵住那人,任由他如何挣扎,就是无法抓到行者。行者见状,愈发不肯放手,那人急得如暴躁的雷霆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藏见状,说道:“悟空,你看那边不是有人来了吗?你再问问那个人便是,何必一直扯住他不放呢?还是放他去吧。”行者却笑着回答道:“师父有所不知。若是问了别人,恐怕也问不出什么有趣的事情,唯有问他,才有价值。”那人被行者紧紧扯住,脱身不得,无奈之下,只得如实说道:“此处乃是乌斯藏国的地界,名叫高老庄。这庄上有大半人家都姓高,因此才唤作高老庄。你快放了我吧。”行者又问道:“看你这副行装,不像是要走捷径的人。你老实告诉我,你究竟要往何处去,所为何事,我才会放你走。”

这人一脸无奈地说道:“我是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我那太公家中有一女,年纪已经二十大几,尚未嫁人,却在三年前被一只妖精霸占了。那妖整整当了三年的女婿。太公非常不高兴,说道:‘女儿招来了妖精,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一来会败坏门风,二来也没法和亲戚们走动了。’所以一直想让这妖精离开。但那妖精哪里肯走呢?还把太公的女儿关在后宅里,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再也不让她出来见家里人。太公给了我一些银子,让我四处寻找能捉妖的法师。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奔波,前前后后请了三四个人,但都是些没用的和尚、无能的道士,根本无法降服那妖精。刚才还骂了我一顿,说我办事不力,又给了我五钱银子当路费,叫我继续去找厉害的法师来降妖。没想到遇到了你这个多事的家伙拉住我,耽误了我的行程,结果现在两边都受气,我实在没办法,才对你大声喊叫的。不想你还有些办法,我挣不过你,因此才告诉你这些实情。请放我走吧!”

行者笑道:“这是你的造化,也是我的生意。这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你不用远行,也不必花费银子。我们可不是那些没用的和尚、脓包的道士,实际上我们有些手段,擅长捉妖。这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麻烦你回去告诉你们家主人,就说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派来的御弟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善于降妖除魔。”高才说道:“你可别骗我。我现在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你要是哄了我,没有什么真本事,抓不住那妖怪,岂不是又让我跟着受气?”行者保证道:“绝对不会耽误你。你带我到你家门前去吧。”

那个人无可奈何,只得提着包袱,拿着伞,转身带着他们师徒来到门口,说道:“两位长老,请先在马台上稍坐片刻,等我进去禀报主人。”行者这才松开了手,放下担子,牵着马,师徒四人坐在门口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