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宰执天下4

不仅在于这一战彻底打退了沙俄和哈萨克汗国对阿拉木图的夺取之心。

更重要的一点是西域本土军的表现,堪称历史性的转折。

在以往的战争中,西域总督府的兵马都是以中原调来的各路精兵为主。

西域的辅兵最多只能做打打辅助,运运粮草之类。

倒不是说西域本地的军士的战斗力不行。

而是当他们分不清自己是谁,为谁而战的时候,激发不起战斗的意志,稍遇强敌就会望风而溃。

但是这次攻防战之中,本土的将领和士兵开始坚定的以华夏民自居。

他们与大夏朝廷站在一起,共同抵御沙俄骑兵和哈萨克教兵的进攻。

在乌鲁阿拉木图的守军中,也是以西域本地将士为主。

他们在这次守城战中,绝大部分都一直坚守到最后,只有极少部分动摇信心向敌军投诚。

左季高战后发给朝廷的报告中统计,此次阿拉木图守卫战西域总督府总共阵亡了各族将士近五万。

其中本土的将士占了将近三万,是本次守卫战的绝对主力。

宣启二年这一战打残了沙俄和哈萨克汗国的精锐力量将近十万。

此战之后,哈萨克汗国彻底一蹶不振,随后被其内部的强大地方部落所取代。

一路向东扩张的沙俄帝国也不得不停下了向东的脚步,

重新把注意力转向西欧的波兰和乌克兰等地。

此次攻防战下来,西域及中亚阿拉木图地区获得了将近50多年的和平时间。

战后左季高凭借在阿拉木图攻防战中的获得的巨大威望,对西域各地进行了更加彻底和深入的华夏化改革。

在左季高和其后继者的努力下,西域各族基本认同了自己华夏之民的身份。

学华夏之文化,说华夏之语,婚丧嫁娶等各种生活礼仪都与华夏类似。

此后成长起来的西域和中亚居民,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肉体,都认同了自己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