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冷面寒枪俏罗成(罗士信)归唐
前面章节中我们曾经讲到过,王世充为打通西进之路,在(618年)冬十二月,王世充曾亲率大军进攻谷州,谷州(河南洛阳新安县)地处洛阳西部,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唐朝守城官员刺史任镶以智勇双全的指挥,击退了王世充的三万大军。
到了武德二年(619年)七月初,在徐圆朗归降唐朝的同时,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战场倒戈大戏在河南地区上演。王世充再次派遣麾下骁将罗士信(民间称其罗成)率部攻打谷州(新安县)。
王世充立于洛阳紫微宫城头,望着远去的旌旗,对身侧侄子王道询笑道:";罗士信这头猛虎,该放出去撕咬李唐了。";
他特意将攻打谷州的重任交给这位年仅二十岁的骁将,却不知这场出征将成为其郑国政权崩塌的序幕。因为罗士信率军抵达战场之时,却在阵前突然调转枪头,率一千二百精锐铁骑连夜拔营,直奔唐军驻地而去,归降了唐军。
这场叛降的伏笔早在两年前便已埋下,当年罗士信随李密与王世充决战邙山,兵败被俘。当天,邙山秋日的血色残阳下,十八岁的罗士信单膝跪地,手中断矛深深插入焦土。但见王世充脚穿鎏金战靴停在他眼前,少年将军猛然抬头,却撞见对方眼中灼人的热切。
王世充言道:";素闻将军十四岁披双铠陷阵,今日一见,果然麒麟儿!";
";既为阶下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罗士信梗着脖子怒说道。眼角却瞥见自己沾血的明光铠被郑军士卒拖走。
回到洛阳宫城的椒房殿内,王世充又亲手为罗士信斟满西域葡萄酒,说道:";孤与将军当如卧龙遇水,共谋大业。";
十八岁的罗士信依旧正气凛然,端坐一旁,毫不言语。
王世充却大笑着揽住他肩膀,赞道:";好一个青年才俊,本王要与你同榻而眠,共食同饮!";
随后,便将罗士信收归帐下,依旧任命其为总管,统领兵马。
鎏金烛台辉光映照着两人,两人身影被拉长随烛光晃动,罗士信看着自己沾血的明光铠正被兵卒抬往武器库,与那些降将的残甲堆在一处。
当夜,郑王寝宫内金兽炉香烟袅袅,罗士信和衣躺在锦榻外侧,听着身后王世充的鼾声,彻夜未眠。
真正让罗士信感到寒心的,是他在演武场撞见王世充正为降将邴元真整理战袍,听得王世充说道:";元真此来,如旱苗得雨!";
那殷勤模样与当年对待自己如出一辙。
想起不久前王世充大败李密瓦岗军,李密逃退之后,邴元真主动献城、献计投降了王世充,切断了李密再次翻身的后路,李密至死不知,那个曾在月下与他共谋夺取天下的谋士,此刻正用他亲授的兵法为敌酋铺就擒王之路。邴元真的作为遭到被俘虏的瓦岗军将领们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