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夏王窦建德的乱世棋局

夏王窦建德攻占聊城的消息传遍四方,城头变换的“夏”字大王旗宣告这片土地易了新主。然而,此刻的窦建德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他望着城中残破的屋舍,街道上惶恐的百姓,眉头深锁。远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却掩不住战火留下的满目疮痍。

“攻城易,守城难啊。”窦建德低声叹息,声音随风消散在初春的寒意中。他明白,刀剑可以打下江山,却无法治理天下。

自建立夏国以来,他夜不能寐,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如何安抚民心?如何整顿吏治?如何让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重现生机?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随行的谋士见窦建德神色凝重,上前劝道:“大王,聊城已下,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整顿秩序。”

窦建德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他明白,自己虽出身草莽,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必须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然而,治国理政并非他的强项,他需要贤才的辅佐,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传令下去,全军不得扰民,违者严惩不贷!”窦建德沉声下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窦建德出身于草莽,早年曾以盗贼为生,但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领导才能,逐渐在隋末乱世中崛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尽管他在军事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功,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缺乏完善的礼乐制度和法律,他的政权在自身势力扩大以后,各方面的管理施政显得粗放而混乱,难以有效管理日益扩大的领土和人口。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窦建德开始寻求有识之士的帮助。他听闻隋朝的旧臣黄门侍郎裴矩精通典章制度,便亲自登门拜访,诚恳地邀请他出谋划策。

窦建德身着简朴的布衣,只带了几名随从,轻车简从地来到裴矩的府邸。

裴矩听闻窦建德来访,心中颇为惊讶。宇文化及等逆党被一窝端后,虽然他没有参与宇文化及江都叛乱,但也辅佐了宇文化及,作为隋朝官员,生怕遭到牵连,一直躲在家中。他早知窦建德是河北一带崛起的豪杰,只是未曾谋面。裴矩整理衣冠,亲自迎出门外。

窦建德见裴矩虽年过五旬,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气,心中不禁暗赞:“果然是一位饱学之士!”他上前拱手行礼,语气诚恳地说道:“裴公大名,如雷贯耳。建德虽出身草莽,但深知治国需贤才辅佐,今日特来请教,望裴公不吝赐教。”

裴矩见窦建德态度谦恭,言辞恳切,心中略感欣慰。他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道:“夏王远道而来,裴某不胜荣幸,请入内一叙。”两人步入厅堂,分宾主落座。

席间,窦建德直言不讳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建德虽有心安定一方,但苦于才疏学浅,不知从何着手。裴公曾在朝中任职,熟知典章制度,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裴矩闻言,心中暗自思量:“此人虽出身寒微,但胸怀天下,且态度真诚,倒是个可辅佐之人。”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夏王有志于天下,实乃百姓之福。治国之道,首在用人。若能广纳贤才,整顿吏治,安抚百姓,何愁大业不成?”

窦建德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连忙起身拱手道:“裴公所言极是!建德愿以国士之礼相待,恳请裴公出山相助,共谋大业!”

裴矩见窦建德如此诚恳,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起身还礼,郑重说道:“夏王如此厚爱,裴某岂敢推辞?愿竭尽所能,助夏王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