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的一个巷尾,藏着一家饺子馆,这就是红婆婆的饺子馆。青砖墙上挂着块“百年老店”的牌匾,不过颜色都褪得差不多了。
冬至前三天,红婆婆收到了一袋用油纸包着的馅料。那油纸边缘沾着暗褐色的碎屑,看着就跟被火舌舔过的灰烬似的。送馅的人戴着个狐狸面具,说话含含糊糊地留了半句警告:“冬至夜,满月时,饺子里要添三滴血。”
红婆婆正犯嘀咕呢,揉面房的铜盆突然发出一阵诡异的嗡鸣。她凑近一看,盆底凝结着黑色絮状物,活像干涸的血丝。这一下,她想起祖母临终前的呓语:“咱家祖宅地窖,埋着半坛子人骨粉......”
冬至那天清晨,头一位顾客老赵来吃饺子。他一口咬下去,嘴角竟渗出了黑血。更邪门的是,他手机相册里二十年前失踪的私生子照片突然自动播放哭声。当晚新闻就播报说城郊发现了男尸,那男尸脖颈上嵌着半枚饺子印。法医报告出来,死者胃里全是没消化的饺子,饺子皮上还检测出硫磺与骨粉成分。
红婆婆在后厨翻出一本泛黄的《北魏巫蛊考》,书里记载着“饺人术”,就是把怨灵骨灰混进馅料,借着食用者的阳气重塑肉身。油灯下,她手颤抖着翻开家族相册,发现曾祖母1943年因为通敌罪,被全村人裹进饺子喂狗了。再一琢磨,那袋馅料来自拆迁区老宅,正是当年烹人惨案的发生地。
冬至夜里,饺子馆一下子涌进来三百个食客。红婆婆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竟映出后厨的景象:数百个饺子在蒸锅里蠕动,饺子皮上隐隐透出人脸五官。最先吃饺子的那些食客开始自残,用牙齿啃咬自己的耳垂,这倒还呼应了冬至吃饺防冻耳的传说。地上的血水汇成了箭头,指向林家祖宅地窖。
红婆婆到了地窖,瞧见铁锅里煮着个人形面团,锅底刻着1943年的惨剧:叛徒被剁碎后混入馅料,全村人分食后都接连暴毙。原来巫毒残渣是被煮食者的指骨,每逢冬至阴气最盛的时候,怨灵就会借着饺子反噬施术者后代。
红婆婆咬咬牙,把最后一口饺子咽了下去。这一咽可不得了,她看见1943年的惨剧在蒸汽中重现。这次,怨灵选了新的宿主。饺印诅咒变成黑色胎记,蔓延到她的脖颈。穿堂风里闪过半张青白的人脸,正是当年被烹食的叛徒之女。
当满月升到中天的时候,红婆婆在祖宅天井跟怨灵对峙。怨灵化作一群饺子人偶,每个饺子上都映出受害者的面容。红婆婆心一横,割破手掌,把血滴进祖传的青铜饺印,嘴里念出《北魏巫蛊考》中的破咒诗:“阴阳倒转魂归土,饺印成灰怨亦除。”
黎明时分,饺子馆烧成了一片焦土。巷口老槐树上,挂着半枚烧焦的饺印,树根处埋着1943年的半坛人骨粉。一个路过的孩童捡起饺印碎片,那碎片在阳光下化作青烟,飘向冬至的晨雾。
在老城的一个巷尾,藏着一家饺子馆,这就是红婆婆的饺子馆。青砖墙上挂着块“百年老店”的牌匾,不过颜色都褪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