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三百一十九章
天气 风和日丽 心情 莫名其妙的态度
熟人相见聊的欢,
席间唇枪与舌箭。
做为长辈来调停,
对面竟然拔了刀。
今晚可真是热闹非凡,一场晚宴,本应是宾主尽欢,没想到却演变成了一场暗流涌动的“战场”。
南宋方面邀请我大理使团参加晚宴,到场的南宋成员有宋光宗赵惇、右丞相周必大、太尉赵汝愚。我大理国这边,朕带着两位侍中楚启明与杨景宇,还有张孝祥。高峰则恪尽职守,留在殿外守护。
双方见面,相互介绍的时候,我就发现张孝祥与这些南宋官员似乎都挺熟。不过,那打招呼的态度,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仔细一瞧,就能看出张孝祥眼里藏不住的敷衍。我心里不禁犯嘀咕,看来这张孝祥在我走后的南宋的过往,怕是有些故事。
宴会刚开始,氛围还算融洽。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你来我往,说的大多是恭维我的话。
不得不说,我已经好久没听到南宋朝廷官员这般“热情”的拍马屁了,再次听到,还真有那么点怀念。
酒过三巡,这晚宴的画风就突变了。赵汝愚突然话锋一转,开始调侃张孝祥。
他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冷笑,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怀好意,阴阳怪气地说:“张丞相,好久不见啊!想当年,您那可真是风光无限,不过后来嘛,落得个如丧家之犬般被流放的下场,啧啧啧,真是让人唏嘘。”这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宴会瞬间安静了一些,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孝祥。
我心里一紧,看向张孝祥,只见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冷峻。
他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酒杯,眼神直直地盯着赵汝愚,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说道:“赵太尉,人生起起落落本是常事。有些人看似高高在上,却未必能坚守本心。我虽曾被流放,但问心无愧。不像某些人,在其位却不知谋其政,只懂得靠着家族的势力在背后对他人指指点点。”
这话一出,赵汝愚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显然是被张孝祥的话给激怒了。
这时,周必大也掺和了进来。他捋了捋胡须,眯着眼睛,一脸严肃地看着张孝祥,说道:“张大人,您流落到大理,这说好听点是无奈之举,说难听点,这不就是叛国吗?您可别忘了,您是南宋之人,如今却在大理,置我南宋朝廷于何地?”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那架势,就好像他是正义的化身,要把张孝祥批判得一无是处。
我坐在一旁,眉头微微皱起,心里想着,这南宋朝廷的官员,在这样的场合,公然为难张孝祥,是何用意?而且,我以前也是南宋宋高宗赵构封的戴郡王啊。
难道是想给我大理国一个下马威?我转头看了看赵惇,只见他神色自若,若无其事地喝着酒,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