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回:江东评议会

评议会是从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大规模的会议,用于诸侯国的国主与群臣商议重大事情的决策。分为:月度评议会、季度评议会、年度评议会。

这次的评议会,江东的贤能之士几乎齐聚一堂。

有孙策时代的:张昭、张纮、周瑜、黄盖、程普、韩当等人。

也有孙权时代的:东城的鲁肃、彭城的严畯、会稽的阚泽、沛县的薛综、汝南的程秉、吴郡的朱桓、庐江的陆绩、乌程的吾粲、荆州的庞统、汝阳的吕蒙、吴郡的陆逊、琅琊的徐盛等人。

一时间,群贤毕至,人数之多,堪称江东版“群英会”。

虽然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但是现在全部都在孙权手下效力,这也是孙权和孙策最大的不同。

张昭作为江东大管家,第一个发言,说出了此次评议会的主题:

“安国公吕布多次向主公提出了送人质前往洛阳的要求,如果选择派遣人质,就要向吕布宣誓效忠,如果拒绝此事,就意味着和吕布宣战。江东太平安稳了多年,如今处在极其重要的十字路口,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件事,还请各位畅所欲言,不必忌讳。”

评议会开始后,众人开始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最后会议形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主张应该送人质去洛阳。

一派主张不应该送。

讨论了几个时辰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

最后周瑜拍案而起,打断了众人的争论:“请安静,让我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