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生孩子的积极性

这些都是细节,重点是,能活下来的情况下,大家不是很想迁移,所以大部分时候,有名的百姓迁移,都是在战争背景下进行的。

小主,

毕竟不迁的前提,是能活下来。

这也是之前,把流民往边远区域送的原因,只有这些经历战乱活不下来的人,才不关注在哪里安家。

“若是都这般想,人多地少,早晚还是穷,穷了还是早晚出事。”王烨叹道。

“陛下且宽心,二十年内,当无此虑。”辛赞道。

二十年不是一个随便说说的数字,这是人口增长的规律,天下安定,最起码从河北这边安定,是差不多十年多些的,二十年差不多有两辈人,那时候才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合适留给我儿子。”王烨道,“倒不是说孩子没我强,只是他没我这开国的威望,很多事情,做起来更费劲。”

“咱们如今推广红薯玉米,都是高产的粮食,如此可缓土地之压力。”辛赞道。

辛赞觉得自己多少是有些对不住眼前的陛下的,知遇之恩,再造之德,却不能为君主出谋划策,甚是羞惭。

“嗯,说到底是生产力的问题,不过有些事情我还是有些不明白,想问问辛兄。”王烨道

“陛下请讲。”

“就是这多个孩子多张嘴,多少是会影响到家里生计的吧,为什么还这么执着于生孩子?”

“这多个孩子是多张嘴,但是也能干活,养到五六岁,便能给家里帮忙了。”

说到底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现在孩子老大帮忙带老二老三,然后长到五六岁,就可以干活了,如此只要有粮食,自然是要孩子的。

王烨眉头皱的更重了,五六岁就开始干活了吗···

“三年义务教育推广的如何了?”王烨又问道。

“陛下强令,官吏、百姓自然不敢有违。”辛赞道,意思就是如果不是陛下严令,那就未必了。

“好吧。”这辛赞果然不是个会聊天的,王烨心情更不好了。

“不过那些读了书的,生孩子倒是没那么积极,孩子也养的更精致一些。”

“哦,那倒是也还挺好的。”王烨笑了笑。

聊了那么久,可算听到一句好话,看来方向,到底是没走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