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心中暗暗点头,能有件衣服就还不错。
棉花的推广确实很好,相比于饿死的,实际上冻死的更多。
“百姓生孩子多吗?”王烨问的是辛赞。
“这要看怎么算,多的七八个,少的两三个,除了不能生的,一般都要几个,平均下来,差不离一家四五个孩子。”辛赞道。
从山野之地一老丈,到如今一地知州,辛赞有时候也会感慨命运的神奇。
“如此算上来,二十年人口便会增加一倍啊。”王烨微微皱眉。
“一般婚配年龄是十七到十九之间,男孩子夭折的多些,差不多一成半,女孩子夭折的少些,大概也有一成,算下来倒是也差不多二十年增加一倍。”辛赞回道。
辛赞心中大概是明白王烨的问题的,朝中对人口增长这事,实际是有过讨论的,户部还找各州要过人口分布统计表,以及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预计人口统计。
甚至准备出台手段,限制人口增长了,比如多征税。
这事如果往严重了说,那就是关乎齐国统治根基的大事。
齐国稳定天下的基础是土地制度,农民口分田加上租赁的公田,安置了齐国差不多七成的人口。
这是齐国稳定的基石。
而这个基石是建立在土地和人口匹配的基础上的,如果人口按照这个速度增长,很快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新生儿长大之后,并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租赁给他们。
甚至不用以后,现在在人口稠密和开发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
而且土地还有军功田,这是齐国军队稳定的基础。
所以人口增长问题和土地分配问题,可算是真正的大事了。
“百姓对于远走他乡,怎么看?”王烨问道。
这便是一个解决思路,齐国开疆拓土的速度很快,现在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无论是日本岛还是辽东地区,甚至南洋,这些地方远远没到饱和的程度。
“故土难离,若是能活下来,自然是不想去那么远。”辛赞道。
何止是远,简直就是发配。
所以现在基本都是罪人、流民、战俘往这些地方安置。
有句话辛赞没说,如果说有些人必须要往外走,那谁来决定哪些人走呢?
权力给谁,谁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