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辽国水师真的出现了!

他能出任司农卿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是因为司马光的举荐。

若非如此,赵煦早就不想忍他了。

如今,司马光已去世一年多了。

赵煦自然早就没了顾忌,偏他还不晓事,依旧是大嘴巴瞎嚷嚷。

瞎嚷嚷也就罢了,还和赵煦唱反调!

特别是在七月份的时候,沈括带着人,在开宝寺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

他却在旁边瞎嚷嚷,还发动了不少清流人物,一起诋毁、取笑沈括的实验。

说他是哗众取宠,所谓的【格物致知】,更是【奇技淫巧】的邪道!是【假圣人之名而行少正卯之事】,他还呼吁【二三子当击鼓而攻之】【为名教除此邪说】。

以至于,沈括的实验,并未取得想象中的轰动效果,被淹没在【当代少正卯】、【名教异端】的攻击声浪中。

这赵煦能忍他吗?

不能忍啊。

于是,坤成节一过,就派人指使监察御史赵屼,对其发起弹劾,将他从朝中扫地出门。

赵屼,是赵煦发掘出来的年轻御史。

此公家世清白——乃父赵抃,是大宋朝有名的清官。

同时他很有精神。

才入朝四个月,就扳倒了包括宋彭年在内七八个尸位素餐,或者拦着赵煦的路的家伙。

所以,赵煦很看好他。

至于被提拔起来的这个范子奇,就是宋彭年的反面了。

范子奇是范雍之孙,而范雍就是当年在陕西威震西夏的老范老子,小范老子则是范仲淹。

这两位姓范的大宋名臣,就是如今宋夏两国在边境展开筑垒竞赛的先驱。

同时,范子奇和章惇关系很好。

当年章惇开荆湖,首先发动南方开发倡议的人,就是时任荆湖南路转运副使的范子奇。

之后章惇南下,前期的很多工作,也都是范子奇帮着铺开的。

当然,范子奇能被提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本人很争气。

不仅政绩很好,对朝廷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是州郡官员中态度最好、落实最彻底的那几个人之一。

尤其是赵煦即位以来的这三年,表现的特别突出。

属于是元祐新政的标兵!

倘若这样的能臣干吏,都不能得到提拔,那岂不是要伤天下忠臣孝子之心?

所以,赵煦是毫不犹豫的将之升为司农卿,打算将之当成章衡之后的户部侍郎培养。

同时,另外几位元祐新政的标兵,赵煦也开始提拔他们的官职、差遣、贴职等待遇。

首先是在九月的乙卯日(初六)下诏京东路都转运使熊本本官从朝议大夫(正六品),进中散大夫(从五品),贴职从龙图阁直学士,进龙图阁学士,其差遣也多了一个兼差——提举京东水师筹办大使。

同日再次下诏,朝请郎知登州苏轼本官从朝请郎(正七品),迁为朝散大夫(从六品)。

贴职从直集贤院,超迁为宝文阁直学士。

苏轼的官职差遣,则多了一大串。

以知登州军州事兼提举京东水师筹办副使、选港使并提举京东兴渔使。

这就是在国家层面,正式立项京东水师这个PPT。

同时也是在国家层面认可了苏轼过去三年在登州大兴渔业,并将官府公使钱、免行钱、免役钱,都拿来作为给民间船厂及渔民购船的贷款本金的政策。

并在实际上将此事,提高到了和农业一样的高度。

所谓兴渔使,本质上就是劝农使。

诏书下达后,赵煦先通过户部,拨款十万贯到京东路,作为京东水师和港口的先期启动资金。

这可是破天荒一般的事情!

因为,大宋朝廷,历来都是地方上的事情,地方自己解决。

想要朝廷拨钱,搞财政转移?

除非是发生了大规模天灾,或者出现了民变,不然那是门也没有!

然而,这个事情在朝中,却是得到了一致支持。

因为,辽国水师威胁论发威。

就在八月,载着一批大宋军售高丽的甲胄的船只,在高丽近海,遭遇了辽国水师。

然后……

这艘大宋船只,在高丽近海的海峡里,被辽人跳帮了……

是的,跳帮了!

辽国人在俘获了船只后,发现船上载着上百套的甲胄和数百副神臂弓。

勃然大怒之下,怒了一下。

然后就派人,将被俘的大宋水手,用船送回登州。

同船而来的辽人,还带来一封署名【大辽开京招讨使耶律磔】的信件。

信上内容,非常平和,只是申明宋辽是兄弟之邦,但大宋方面的船只,却偷偷的给高丽人送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