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这么做也能积攒一点能量给kers,日后用来超车。
维修队员前后下手,用千斤顶将赛车升起,赛车轮胎的螺帽被电动螺丝拧开,换胎队员跟上。同时赛车的前引擎盖被打开,队员们熟练的用电动螺丝松开电池块,并将两块新的电池安装上去。
等到电池安装完毕,光头胎也装上,螺帽拧上,持着指示牌的维修队员下达所有人撤离的命令,最后一个螺丝拧上,牌子升起,刚喘口气的安峰踩电门,赛车冲出去,加入比赛。全程耗时9秒钟。
赛程还剩十五圈,轮胎还是电池都足够用,他可以放心的施展赛车技巧,保住前三的位置。进维修站陆续进行,排名也再次发生变化,安峰这次在第六,但前车实际上是第十,因为没进维修站的缘故。
安峰花了点时间超车,完成第二十一圈,再继续三圈后,所有车辆都完成了维修替换工作,排名会恢复正常,第一名是福特,第二是库珀,第三是安峰,红牛紧跟在他后面,雪佛兰一度变成第五。
连续这么多圈下来,每次加速、减速或者过弯都要承受2g以上加速度,全程平均时速维持在230公里左右,高速路段他最高飙到350,无论是对体能还是对眼睛都是巨大挑战,精神时刻紧绷。
g值越大的车,对车手身体的要求也就越高,安峰会感觉难受,但难受都将出现在每一名车手身上,身体有压迫感,加速时都要被按在座椅上,减速时脑袋准备撞方向盘,过弯时身体被左右拉扯……跑一圈重复十几次扭曲,跑十圈上百次,整场比赛下来,加上炎热的赛车服,脱水很常见。
赛程的后半段,表现更侧重于车手的整体素质,这时候保持清醒和良好的状态,对赛车的帮助非常巨大。统计下来,前半段的平均单圈时间会比后半段稍快,因为大家都累了,显露出疲态。
只有前五名的争夺,愈加激烈。
这是顶尖职业车手的比拼,安峰耐心应付着,如果不是他对这条赛道熟悉百倍,也很难在频繁的超车和被超车中适应下来,有段时间他甚至快要脱离前五的名次,但在最后的十圈里,重新集中精神。
迫不得已,他只能依靠机器脑。
经过这么多年的强化,机器脑如今已经非常出色,帮助他完成后判断复杂的计算和判断,利用每一条线路和优势,继续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超车和追逐……最终在最后一圈,他守住了第三的位置,并再次上演如同计算机一样精确的弯道超越技术,成功使用kers,将雪佛兰甩在身后。
kers通过每一次制动来积攒能量,机会不多,得用在最佳时机。
安峰恰当利用了机会,并且这股优势一直持续到摇晃的黑白格子旗前!
第一名是库珀,领先安峰数个车位。
雪佛兰几乎是与安峰并排冲线,但放慢的镜头显示,安峰的赛车多出大概一个轮胎的位置,即使是肉眼也能够分辨出来,第二名二号车!他是全程最抢眼,争夺第二三四名最严重的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