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虽说曾毅在河南,在南京,都以雷霆手段断过案子。

可是,在京官们看来,那都太遥远了,而且,外放官员,岂能和京官的地位相比?

且,在一些官员看来,南京那次,最终,是曾毅查出的那千万白银充实国库,而救了曾毅一次,且,当时恰逢东厂霍乱京城,若不然,这件事,岂会那么容易平息?

只能说,那次,是曾毅恰逢时会罢了。是以,有些人还是想要挑战曾毅的威严的,甚至,来暗中逼迫曾毅的。而曾毅,则是需要这件事,需要那幕后之人造势,以此,等到最后,以雷霆的手段,绝不姑息的态度,把这件事给处理了,以此,来树立他的威严。

第269章 文武体系

圣旨一出,整个大明朝,就没一个安生的地方。

可以说,这几天,全都是谈论锦衣卫是否裁撤的事情,只不过,这种谈论,却只能是私下里谈论。

哪怕旁人看着几个人是在谈论此事的,可是,只要有人靠近,谈论此事之人,就会立时闭嘴的。

虽说现如今,锦衣卫,已经是没了爪牙的老虎,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百姓们敢于谈论的。

自古以来,皇家的事情,臣子与百姓不能谈论,朝廷的事情,百姓又是不能谈论,若不然,稍有失言,指不定就会有大祸临头的。

而且,自古以来,也就没有说是百姓谈论朝廷的事情,且,百姓,也没那心思谈论这种事情。

整日里,都是忙忙碌碌的,且,真正的平头百姓,又有几个识字的?又有几个能去的成酒楼的?

是以,谈论这些事情的,大多数,都是士子们。

青春年少,一腔热血,自然是会用在探讨朝事上了。

局面,是有两方的,有人,说锦衣卫罪恶滔天,就该彻底裁撤了,不能说是只是单独裁撤了锦衣卫的诏狱,这事就算完了。

可是,也有人认为,锦衣卫的诏狱既然已经去了,留下其监察百官,也未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