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页

秦霄微微一笑。知道那个冷静果断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又回来了,于是拿过了一副纸笔。一边写画一边说道:“这是整个长安城。九门,九个守城将,有六个是太平公主地心腹,我今天已经细下查看过了。一旦事发突然,他们就有可能大开城门,将驻守在外面的上番府兵放进来滋事。长安城外东、西、南三方,共有九万余上番府兵,其中大约有五万人马,是太平公主的铁杆亲信。整个南衙,几乎都在太平公主掌握之中。”

李隆基皱眉点头道:“所以她这次从太原回来后,才这样有恃无恐,原来早早做下了安排和部署,调整了长安的军力配备。这么一说起来,郭元振也难辞其咎了?”

“不,不关郭元振的事情,甚至跟南衙都督薛崇简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秦霄说道:“太子可能对朝廷安排上番地军务不是太了解。这些从地方调来的府兵,都是有规律地到长安来上番。太平公主很精明,她只是在各个折冲府中安插亲信下去,然后她的这些人,纷纷到长安来上番。郭元振和薛崇简都不是神仙,这些人还没有来的时候,怎么可能知道他们是太平公主的亲信?于是,太平公主就挑了一个最佳的时机来上书弹劾太子。这个时机,就是现在。现在这时候,上番地府兵当中,她的人所占地比例最大。可以看得出,这其中少不得有窦怀贞在帮她支招。窦怀贞参核军国大事,哪一府来上番,他必然了如指掌。然后太平公主瞅准时机,利用各种手段,将这些人收罗到帐下。”

“好阴险的手段!”

李隆基恨恨骂道,不由得又惊奇起来:“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个中缘由的?”

秦霄微微的笑了笑:“别心急,听我说完下面的话,殿下自然就明白了。刚才说了南衙,整个长安九门,几乎全在太平公主掌握之中,要想解决这个状况,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李隆基和张九龄异口同声问起来。

秦霄说道:“请得外援进京!”

李隆基顿时懊丧不已:“我没有亲信的领兵将军呀!”

“有!”

秦霄斩钉截铁。

“谁?”

李隆基和张九龄疑惑不解。

“张仁愿!”

秦霄果断说道:“太平公主对这个军功赫赫的大元帅甚是忌惮,前番在朝廷之中口出秽语诽谤于他,相信这些话已经传到了张仁愿的耳朵里。张仁愿虽然与殿下关系平平,可是当他听到这番话以后。不由得他不将立场转变到殿下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