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训练开始了几个月,陈易也想检验一下训练成果。而这个时候,一件刚好发生的事让他有了一试手下这些人员能力的想法。
倭国遣唐使抵达了长安。一向对小日本有非常大仇恨的陈易,马上想到了派手下儿郎去监视遣唐使团,将所有人都监控起来,并给他们使一些绊子,让倭国使团这次遣使来空手而归,不让他们得到任何他们所需要的。
倭人派使团到大唐来的目的,陈易这个穿越人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明白,他们当然是想学习大唐先进的东西。因为后世时候对日本人的仇恨,陈易不想让倭人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还想鼓动武则天,让朝廷组织大军讨伐一下倭国,狠狠地揍他们一下,以报后世之仇,甚至将他们灭国了。
小日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倭人从大唐学去了太多的东西,这是让他们慢慢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倭人遣唐使团的到来,让沉迷于温柔乡中的陈易清醒过来,觉得他这只小蝴蝶应该再表现一下,将倭国遣唐使团的命运终结掉,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倭人的历史也终结掉,就当为后世的中国人做一件好事吧。
自贞观四年时候倭人第一次派遣唐使来大唐至现在,已经是遣唐使团的第六次来华了。这些年倭人来唐的频率还不低,上一次即第五次来大唐时候间为麟德二年十二月,回倭国时间为乾封二年十一月,当时的大使守大石,副使是坂合部石积。
这次遣唐使的意义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
龙朔三年,苏定方率军征讨百济的时候,与倭人在熊津江的白江口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此役兵力占优势的倭军与百济联军惨败,最终没能力再在辽东立足,全部撤回了军队,并且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在靠近百济与新罗方向构筑了数道防线。此战成就了刘仁轨的名望,但相对于其他方向的战役,此战的对手是从来没入大唐将领眼的倭人,其重要程度及辉煌程度完全不能与对高丽、突厥、吐蕃相比,大唐的史料上对此也没太多记载,不过却让倭人吓破了胆。
因为大唐对倭国没有领土的渴望,唐军并没向倭国进军,次年大唐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出使倭国,向倭人宣示了大唐皇帝的旨意。第五次遣唐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倭人遣唐使大使为河内鲸,据陈易及其他一些人的猜测,与第一次遣唐使一样,倭人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倭关系裂痕而派出的,虽然他们是打着贺“贺平高丽及青海的目的而来”。
有一点陈易不知道的是,这些年倭国政局并不稳定,从前些年的齐明女皇病逝到中大兄皇子即位,倭国内动荡程度不低,可以说这几年倭人是“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后,局势才慢慢稳定下来。这些年倭国内局势不稳,倭人最怕大唐趁此出兵灭了他们,因此就频繁派出使团来大唐,期望他们的低姿态及讨好,还有示弱能让大唐放弃对他们的关注。
大唐这些年的军事力量表现的太让人害怕了,倭人如何不害怕?他们知道凭倭国的力量,是完全不能与大唐相抗衡的。倭人的第五、六次遣唐使团都负有这种使命。河内鲸除了负有修好与大唐的关系外,还负有向大唐讨教更多先进技术的使命,这次使团来的总人数有六百多人,各方面的人才都有。
虽然与其他大唐朝臣一样陈易并不知道倭国内情况的变化,但他因为后世的仇恨,就是想在长安狠狠地教训一下倭人。
第416章 要教训一下倭人
要教训倭人,并且不失去大唐的体面,让诸蕃寒心,陈易必须慎之又慎。
这件事他不能事先将目的完全禀告武则天,许多手段只能私下而为。在做事的同时,不断向武则天灌输倭国的可恶,他们的狼子野心,将他们在百济一带所做事的恶果成倍地放大,最终让武则天及大唐朝臣们对倭人起厌,并将他们视为威胁。断绝倭人遣唐使的到来,不让他们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各种制度是第一步要做的,陈易觉得这一点他必须做到。当然这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对于倭国,他的最终愿望就是占领其地,让倭地成为大唐的领土,让这个低贱、野蛮的民族从地球上消失,不让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祸害别人,就把后世的仇恨放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来报吧!
如今大唐的国力是倭人根本不能相比的,唐朝时候,汉人的血性尤在,就让当有血性尤在的时候,狠狠地虐一把倭人吧。不过陈易也知道,如今大唐朝廷上对倭人都是轻视的态度,没有人把他们当一回事,更没有人把他们当作威胁,倭人的地位远不如突厥人、高丽人、百济人、吐蕃人。白江村的战役胜的很辉煌,但这一战的辉煌都没让刘仁轨感觉特别的骄傲,刘仁轨在此战中所立的战功也没让其他将领眼红,在所有大唐将领当中,都把击败突厥、吐蕃、高丽人作为他们的荣耀,倭人,他们还不配成为大唐的对手,没有人将他们当作获取军功的对手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