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菲律宾也布置有部分的39,至于40,则属于中规中矩的一款飞机,性能平平无奇。1942年时,在陆航预定的47雷电战斗完成开发装备部队前,美国陆航看中主力战机是38闪电,这是一款双发动机的战斗机。

这个被穿越者改动得面目全非的位面,德国开发的bf110截击机,其就是参考了38的设计思路。

只是38这款飞机,他或许是一款优秀的截击机,但绝对不适合担任护航任务——历史上,38在太平洋战争虽然表现不错,但在欧洲战场,面对一堆速度怪物的德机,以及执行护航任务时,其下场却是被对手打出屎来,甚至被对手评价为最好对付的盟军战斗机。

此番攻击英属马来半岛,38就被上级命令用来执行本不适合他们的护航任务,而38此时要面对的对手,却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v型。

从1935年的中国战争开始,一直到1940年结束的欧洲一年战争,英国皇家空军就吃够了代差的苦头。官方为了省几个钱,总是舍不得扔掉那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老飞机,逼着飞行员驾驶着落后对手一代到半代的飞机上天,然后被方象打鸭子一般地打下来大刷战果。

1940年战争结束后,痛定思痛的英国人,在飞机的更新换代上,终于没有再省钱,血淋淋的教训让他们终于也明白,再省不能省飞机,飞行员比飞机更值钱这个道理。

1940年十一月份,战争结束后,皇家空军在更新飞机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现役的飓风战斗机全部转职为对地攻击机,装上40毫米的s航炮改为执行对地攻击机任务。

而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现在已是清一色的喷火战斗机,并升级到了喷火v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人也知道东南亚早已是是非之地,战前三个月就在这儿布置了大批喷火v型战斗机,若不是因为距离本土太远,新装备还来不及运过来,最新型的喷vii型也将布置在这里。

第二大白舰队西行之时,英国政府更是紧张无比,生怕美国人借机生事在东南亚和他们“开玩笑”。当美国舰队还在路上时,其东南亚的驻军早就如临大敌,早早地进入战备状态。随着美国舰队一天比一天接近东南亚,英国人的紧张情绪也一天比一天高,军队动员,雷达开机,空军加大战备巡航力度,能做的事一件都没有拉下。

英国人设置在英属东马来亚的军事基地,早早地就在沿海一带布置了大量的防空雷达站。当美国轰炸机和战斗机飞临加里曼丹岛外海时,附近的英国基地就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

当地基地负责战备执勤的十二架喷火v型战斗机紧急起飞,前去拦截与此同时,被从睡梦中叫醒的基地指挥官,也匆忙赶到指挥中心。而位于其他方向的英军战机,在得到警报后,也紧急起飞赶来支援。

拦截的喷火战斗机,很快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在空中遭遇了b17机群。

英国飞行员和地勤通过国际通用频道,询问对面美国飞机的来意,回答他们的却是一句美式的国骂“fuck you”。

38战斗机是一款很优秀的截击机,格斗性差的他却同样是一款极糟糕的护航战斗机,要其执行护航任务明显有些吃力。前往拦截美机的英军飞机,虽然只有十二架,但驾机的飞行员,有一半都是参加过法国战役的精英,其中一位正是四次被李华梅击落的温克少校。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一年半前的欧洲战争,一系列的惨败让英国人学会了很多东西。英国人虽然没有接触过38,不了解他的性能,但是皇家空军在法国战役时,也多次和他的仿制品bf110交过手。喷火系列的后序产品,就是吸收了法国战役尝到的各种教训进行的改进。其中两项改进,一项是改善该机的俯冲性能,这是针对bf110的这种hhr战术进行的针对性改进。另一项改善就是改变喷火战机的火力配制,由最初的八挺机枪变成了两炮(20毫米机关炮)四机枪(77毫米机枪)的配制,射击交汇点,也由最早的二百七十米变成了四百二十米。

相对于经历过欧洲战争磨炼的皇家空军,美国空军这边就是清一色的菜鸟飞行员。他们飞行训练的时间或许十分地充足,但实战经验几乎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