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就是将来的国君,太子妃人选已定,但不妨碍有侧妃。
并且也一定会有侧妃,可孙茗茗丝毫不敢奢望。
敢把主意打到皇子身上,就已经够胆大了,若是还想被太子纳为侧妃,孙茗茗自认没那么好命。
徐知惜见她如此说,心便放下了,说道:“你怕什么?不过是玩笑话,这里又没有旁人。”
孙茗茗嘘了口气,心有余悸道:“这玩笑还是不开的好,我胆子小。”
徐知惜见她如此,知道她对太子无觊觎之心便放心了,笑道:“其实这宫里也有些太拘束,你若无聊可常来找我说话,不要见外。”
孙茗茗连忙答应。
从徐知惜的住处出来,孙茗茗找了个僻静处站住了,使劲的喘息了几口气才算平静下来。
不知自己刚才在里头,若是回答的稍微迟疑一些会是怎样的结果?
“如此看来,徐知惜是想要做太子侧妃了。”孙茗茗窥探到了这个秘密:“她的身份倒是符合,又有贵妃给她做主呢,比我要顺利多了。”
想到这里孙茗茗满心都是羡慕,徐知惜真好命,有一个争气的姑姑。
孙茗茗心里生出无限的憧憬,倘若自己能够和徐知惜成为好友,再破费上可观的银子,未尝不能如愿。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皇子中三皇子是势力最单薄的一个。
和自己在一起,也是许多人乐于看到的,不会给其他皇子造成威胁。
毕竟太子的地位最稳固才是于国最有利的。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许
桑条无叶土生烟,今年打从开春起就没下过一场透雨。
到了五月天气越发热,雨水也就显得更难得。
京畿千里大旱,有些地方种子种了下去,两三个月不发芽,扒开土一看,播下去的种子都已经变成灰碳样了。
倘若能下一场透雨,种些晚田还能以此度日,否则明摆着今年的庄稼基本上就绝收了。
关于灾情的奏折每日像雪片一样飞来,皇上为此忧心难寐,决定去京郊泰谷祠求雨。皇后随行,其余嫔妃依旧留在后宫。
徐知惜听说太子这几日病了,便亲手炖了羹汤要送到东宫去。
丁内监走过来,他总是习惯性的弯腰低头,把那张阴柔的脸半藏起来。
“小姐,娘娘叫您过去有话说。”丁内监的声音总是凉丝丝的,像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