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这也难怪,再残忍的人,也不会在踩蚂蚁窝时漏了一只而耿耿于怀,漏就漏了呗,逮到包裹才是正经!

于是乎,三十狄骑吆五喝六地全往“吴少爷”的方向急追而去。

第一名骑兵转过拐角时,他看得真切,半个马屁股从巷子尾一闪而过,没入了另一条巷子里。

那还了得?“这边!”他自我感觉良好地大手一挥,“跟我来!”

“嗷!”一伙人顿时呼啸而去。

如此这般竟重复了六次,大手也挥了六回,可还是只见半个马屁股,直急得他满头大汗,要不是骑在马上,他早已忍不住跳脚了。

可一点办法没有,胡人骑术好点,对方道路熟悉,两相一消,竟是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咬紧牙关吊在屁股后头,死不松口。

如果从高处俯瞰,就会发现,穆文和刘枫在出发时是相反的方向,可随着刘枫一次次的变向,两人渐渐地变成了迎面而来。他们交汇的位置是一条小巷,整个山阳镇最为特别的一条小巷,它的名字叫作“棍子胡同”。

第八章 【底牌揭开】

棍子胡同,顾名思义,自然是又细又长的。这胡同原本是没有的,它的出现源于二十年前的一场土地官司。

两家大户争夺宅地,地方官贪图省力,大笔一挥,设了条小巷,将两家彻底隔开,从此一劳永逸。

可这条胡同却要从两家原有的土地上划出,这可如何是好?于是,敌对的两家成了同仇敌忾的亲密战友,他们迅速达成共识,建一条窄之又窄的小巷,尽可能地少损失一点土地,也算给了地方官一个交代。

窄到什么程度呢?宽不足五尺,长呢?那自然是跟宅院等长,大约在二十丈左右,这样一条小巷长宽比例达到了变态的31:1,不就像是一条细长的棍子么?于是就有了“棍子胡同”这个有趣的名字。

“娘的,怎么这么窄!”

狄骑头马在心中抱怨起来,五尺的距离,马头得凑着前边儿的马屁股才能勉强并列通行。

一行三十骑,宛如两串大闸蟹钻进同一个蟹篓,左一个右一个地挤进昏暗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