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龙仔细打量曾弄的脸色,发现他说的是真心话,否则也不会大半夜在门口等。
“那由曾涂继任校尉之职吧!”祝龙道。
曾弄摇摇头,道:“老夫是想请主公撤掉千骥营!”
“这是为何?”祝龙一愣,千骥营其实相当于曾家的私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精于骑射,骁勇善战。
随即祝龙想明白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曾弄想将自己的老本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但现在祝家军迅猛发展,千骥营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了,每次在战争中,只能担任望风警戒等杂事情。
他担心儿子们都窝在小小的千骥营里,会耽误儿子们的发展。
打仗的时候,别人吃肉,他们只能喝汤,儿子们早就不满了!
撤销千骥营,祝龙是乐见其成的,道:“曾老将军和令郎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全凭主公安排!”曾弄的表态非常好,祝龙很高兴。
第二天一早,四人组开会时,祝龙说了这个消息。
“如此甚好!”许贯忠笑道:“千骥营只是作斥候用,太浪费了!曾家四兄弟,还有苏定,都是猛将。”
吴用若有所思,道:“曾弄的确年龄大了,不过他善于经营,让他管理钱粮账务,倒是人尽其才!”
祝龙眼睛一亮,眉开眼笑道:“军师这个提议不错,蒋敬兄弟虽然会算账,却仅限于此。想要盘活祝家庄的钱粮,还需要曾弄这样善于打理钱财的人。”
“我还以为大哥会让柴大官人管钱粮呢!”祝彪有些意外。
“三弟你怎么会这样想?柴大官人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从来花钱无算,出手阔气,对钱财何曾放在心上。”
原著中,宋江是让柴进和李应一起管理财务,但祝龙从来没有这样打算。
开什么玩笑,让柴进管钱,几天就能花光。
对于柴进,他心里也有安排,那就是搞接待和外交工作。他贵气逼人,谈吐不凡,出身高贵,挺适合这个工作的。
说到柴进,不免联想起了晁盖。
晁盖身份特殊,如何安排他,也很考验祝龙的政治智慧。
“让他坐镇梁山吧!”祝彪提议道。
祝龙看向他,没好气的笑了。
显然,祝彪是想拉晁盖顶缸,接替他的位置,他自己好从梁山脱身出来。
可是祝龙怎么会让晁盖重回梁山呢!
万一晁盖见景生情,想起以前的威风和逍遥,于是燃起雄心壮志,跟祝家庄割裂,重新在梁山竖起大旗,又当起梁山寨主,那后果就严重了。
虽然晁盖人品没得说,但祝龙绝不会去考验别人的忠诚,这么做就是害人害己,对部下的不负责任。
作为成熟的领导,就不能给手下背叛自己的机会。
对于晁盖,祝龙心里已经想好了,祝家庄还缺少一个监督军纪,记录军功的主簿,就由晁盖担任吧,让铁面孔目裴宣担任他的副手,具体事务,当然还是裴宣负责。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谈话,和反复商议,终于确定了军队扩编、人事调整的方案!
军队扩编,不是增加人头的简单算数问题。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必须针对战争的实际需要,每一级作战单位的人数,都要经过反复的研究,既要便于分散开来小规模作战,又要能如臂指使,凝聚为一个拳头。
祝家庄新增加的兵力,除了跟随邱岳投降的九千精兵外,其余七万俘虏中,陈守又筛选出两万精壮。
此外,还有许多破产的流民,活不下去的农民、小商贩,热血的游侠健儿,各地响马强盗……纷纷来投,这些人也有六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