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页

法国贵族死得多是一个原因,当然更多是德意志境内,主教国内特殊国情造成的。大家知道主教们都是些什么货色,玩弄修女情妇、玩弄贵妇情妇、玩弄村姑情妇就是他们的日常。

爱美是人之常情,主教的情妇首先就得不难看。

像贞德那种村姑一千年都不一定出一只,修女们来源也是来自村姑这个阶级,于是贵妇情妇就成了主教等高级教士们日常最多乐趣的来源。

基督教教规的约束,主教的封地往往要比世俗领主封地要多出很多次子,三子,四子之类的不知道是哪家的野种。因此,那些无法继承领地的次子、三子、四子们就顶着个骑士头衔出来混日子。

科尔宾记得以前在初中上语文课读过古文隆中对,虽然那时候,他不明白为啥他一个初中生居然要去背诵一个相当于国家军委描绘的战略,但是现在面对布拉班公国一班贵族孰敢不箪食壶浆的样子,科尔宾一定能想象得到当时刘备的表情肯定很high,因为他现在就high。

巴伐利亚公国硬是把勃艮第公爵菲利普弄成布拉班公爵,菲利普新官上任自然烧几把火,烧得这些几年前曾在他的领地胡作非为的布拉班贵族痛不欲生。由于有着一个封主的头衔在那里,布拉班的贵族很蛋疼,他们早就知道了菲利普成为他们的公爵不会让他们有好果子才去帝国会议上告状,可结果还是被巴伐利亚公国、荷兰公国、勃艮第公国武力胁迫去承认菲利普。

洛林公国军一来,既想要做婊子又要拿贞节牌坊的布拉班公国贵族们对洛林公爵的邀请是欲拒还迎,他们需要一个反叛菲利普的借口。

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

在其他地方或许战争还有其他的不同的含义,可是在欧洲,战争确实就是当双方谈不拢又想达成目的就只好开打的必备程序。

既然能够和谈,那还有开打吗!

特别是对过来解救布拉班公国的洛林查理皇帝来说,布拉班公国的贵族们很想听一听对方是怎么说的。

根据在洛林和平罗马会议制定的章程,布拉班公国的名号取消,巴伐利亚公国既不能取得这个公国,勃艮第公国也不能取得这个公国,布拉班公国内大小上百号领主被从布拉班公国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将成为帝国自治城市一般的特殊存在,换句话说就是自治领,虽然贵族已经在自治了。而布拉班贵族所要做的就是像自治城市那样,将越过他们的封君直接向帝国的皇帝负责。

这就是洛林公爵、科尔宾跟一帮贵族在梅斯扯皮了大半年获得的战果,帝国的皇帝,但没明说是梅斯家族出身的帝国皇帝,也就是说,将来谁是皇帝,谁都能得到布拉班公国这块地区贵族们的集体效忠。

德意志现在虽然有三个皇帝且都没有获得罗马那边的加冕,但是,罗马那边为争夺教皇打得一塌糊涂,德意志人当然要懂得变通,洛林公爵趁势借巴伐利亚、奥地利的风头也称帝了。

三帝里面,奥地利联盟的阿尔伯特战死,巴伐利亚公国又是敌人,现在布拉班公国贵族愿意效忠的当然是洛林这边的皇帝。

亲勃艮第的少部分既得利益者当然不答应,既然不答应,那就打呗。洛林公爵从来不嫌领地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