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二百人。”科尔宾瞥见迪努瓦为之一松的神情,“不过我自己的军队只有五千八百人,剩下的都是其他贵族的队伍。”
科尔宾询问夏尔:“情形很糟糕?”
迪努瓦替夏尔回答道:“根据两个星期前的消息,桑斯和特鲁瓦都在吃紧,兰斯只被英军围而不攻,我们在奥尔良聚集了6700人,可是连接北岸的大桥被英格兰佬摧毁了,靠着手头上的船只,一批又一批小规模地把军队运输过去根本解决不了桑斯的围困。英军在对岸建立了14个据点,很容易就收拾掉我们试图集结起来的军队。”
夏尔说道:“我带了七百人待在这里几天,后来我派人试着从其他地方寻找到更多的小船,我发现沿河岸两地的小村庄的船只都给英军摧毁了。”
科尔宾想了想说道:“我们远道而来,还是先让我们进城吧,我们边走边说。”
当晚,迪努瓦拿出了奥尔良的包面和酒水招待他们,在那里科尔宾看到了很多熟人,科尔宾一来,不止克莱蒙伯爵和波伏瓦子爵的军队,就连那些道听途说的贵族们非常渴望去作战,好像科尔宾一到,英格兰人就会全部集体自杀似的!
科尔宾带着这支军队来并不想打硬仗,拼光了家底,最后心痛还是他,按他原来的想法是他带着一支较大规模的军队让英王亨利意识到这是一个比较难啃的硬骨头,不要惹他,这样他就在一个城市里驻扎下来浑浑噩噩地混过两年协议期,期间好运气的还能到洛林娶伊莎贝拉,如果不行就只能等到两年后的协议结束期了。
科尔宾打定主意要磨洋工。
整只军队里面能跟科尔宾一起是坏主意就只有修女米内尔黛,科尔宾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奥尔泰兹就把她一并带来出来,可是修女又不是军事天才,再加上海上航行令她一直休息不好,她半天晚上都在闭着眼眸不吭一声。
科尔宾在奥尔良考察四周的环境,决定使用在奥尔泰兹就想好的一个方案。
他找来迪努瓦、夏尔、吉尔等人告诉他们有一个可以大规模渡河的方法。
奥尔良现有的八十多条小船被集结起来,这些小船一次运输量不过400人,度过长达百米之宽的卢瓦尔河一来一回就给英军歼灭他们的时间,这也正是迪努瓦苦恼的原因。
夜色、绳索、小船、木板,这是建设浮桥的必备条件。
迪努瓦熟悉奥尔良附近的地理,很容易就在一段河段找到能够拴紧绳索的巨石,找到那块巨石,浮桥的搭建指日可待。
贵族联军都渴望去作战,他们一离开,城市防守必定空虚,科尔宾借口骑士团需要更多时间休整就决定令骑士团全军协助原有的奥尔良公国帮助防守城市,这样一来,贵族们得到解放,而骑士团也能安然地待在城市里面。
一切都在科尔宾说出要留下帮助防守奥尔良前进行得非常完美,当贵族们一听说科尔宾不去桑斯,前一刻还兴高采烈像是可以去逛妓院无二,他们下一秒就懵了,然后贵族们的意志坚定,科尔宾不去,他们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