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勤看了看脸泛潮红鬓发散乱的女儿,恍惚着点点头,随后进了书房。
浙江蒸蒸日上,正是扩充实力之时,朱和垚为了一个李若男,竟然向南京用兵,一切的计划都大乱了。
朱和垚一意孤行,水师与骑兵已经先行,自知无法更改,高家勤只有委婉一点。
“安之,南京城是要去,但也不能用强,误了天下大事。”
朱和垚点点头道:“先生放心,一军主帅,我必会谨慎从事,不会让大军涉险。”
高家勤微微放心下来。
从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朱和垚北上南京,原因再也简单不过,一是强行用兵,凶多吉少。另一个就是李若男与女儿高青,都是朱和垚的女人。
朱和垚与女儿的关系,杭州城无人不知。他都担心,女儿与朱和垚已经有了男女之事,甚至珠胎暗结。万一朱和垚真的救回来李若男,女儿岂不是多了一个情敌?
两个女人一个男人,相处融洽,谈何容易?
况且李之芳那个老狐狸,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先生,我率军北上,浙江的事情,就多劳你费心了。”
朱和垚迟疑道:“凡事和郑思明多商量,先生不可轻易涉险。”
“放心吧,有老师在,浙江掀不起什么风浪。”
高家勤点点头,话里有话。
朱和垚微微一怔,请高家勤饮茶。
“安之,衢州有李之芳的三千部下守城,福建耿精忠自身难保,不会北上。江西的清军被吴三桂牵制,无力东进。”
高家勤道:“不过,一旦大军北上,浙江内部空虚,居心叵测之人,只怕要兴风作浪了。”
朱和垚点点头:“先生能应付得了吗?”
高家勤运筹帷幄,看起来胸有成竹,这倒是让他放心不少。
“有郑思明帮衬,还有李之芳的千余标兵,那些个乌合之众,不在话下。李之芳老奸巨猾,可是个狠角色,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果然,高家勤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能做到一省封疆大吏,李之芳又岂是善男信女?
也许李之芳唯一看走眼的,就是自己这个弟子了。
“先生,向江西转运粮草,要不要先行安排?”
朱和垚迟疑道。
如今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沿富春江一路运粮直到衢州,再走玉常路即可进入江西。
反正要向衢州转运粮草,不如一同转运,到时江西上饶的吴军接应就是。
“此事你就不用费心了,我自会与李大人相商。”
高家勤道。
北上南京,胜败尚未可知,还想着这些破事。要是败了,不知道转运粮草的机会还有没有?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必在乎他吴三桂的一份口令?
他看着朱和垚,迟疑道:“安之,黄正方在你身边,一旦黄家卷入了叛乱之事,到时……”
“先生放心去做就是,不必在意其它事情。”
朱和垚眉头微微一皱。
大是大非面前,他绝不会优柔寡断。
“安之,有……有一事,为师不知该问不该问?”
高家勤吞吞吐吐。
朱和垚微微一笑:“先生不用问,是真的。等到合适的时机,我自会恢复本姓。”
高家勤长揖一礼,退了出去。
……………………
城北大营外,千军万马集结,无数的大小船只上,将士们肃然而立,岸边船上,密密麻麻。
朱和垚打马而来,无数精骑环绕,他徐徐打马而行,微笑着向众军致意。
送行的百姓,以及军中众将士看着马上的朱和垚,人人眼中都带了些崇敬。
比往昔更多的崇敬。
大明皇室,崇祯帝的皇孙,天命所归。
怪不得满清朝廷摇摇欲坠,有大明崇祯皇帝的嫡孙在,满清的气数尽了。
“兄弟们,北上南京,要与清军开打了!你们怕吗?”
“不怕!不怕!不怕!”
将士们纷纷举起兵器,惊雷般的呐喊声一浪一浪响起。
朱和垚吃惊于如此喊叫的狂潮,胸中热血澎湃,不由自主拔出剑来,斜指向前。
“北伐!北伐!北伐!”
“北伐!北伐!北伐!”
又是一片片的山呼海啸,自运河周围远远传了出去。
朱和垚行在万军丛中,面红耳赤,心旌摇弋。
有如此觉醒的虎贲猛士,何惧区区清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