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难民问题

“娘,我……舍不得你!”邓艾的眼睛微微泛红。

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对母亲的真挚感情,早已深入骨髓,也正是因为这份感情,促使他发奋图强,立志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与母亲的生活。

“傻小子,这又不是生离死别,刚刚和母亲团聚,开心些。”苏毅摩挲着邓艾的脑袋,道:“稍后,我便为你娘亲安置一个住处,即便跟在我身边,你也能时常探望她。”

邓艾擦干眼泪,仰起头,语气真挚:“苏大哥,谢谢你,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苏毅深深看了邓艾一眼,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随即,他大手一挥,开口道:

“我们该走了。”

临走前,他扫视了一眼这处难民集中点。

这里环境破落,每个人都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们身下仅仅铺着一层稀松的草皮,身上穿着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

人与人紧紧挤在一起,以此来抵御愈发寒冷的天气。

新野、樊城、襄阳百姓一路跟随已是不易,现在来到江夏,境况却是有些凄凉。

苏毅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事情。

最起码,得让他们有个居住之所。

入秋以来,天气越来越冷,凉风尤为透骨,可万万不能冻死人。

“大伙听着,我苏毅在此保证,一定会为你们重建家园,让你们住上新房子,让你们不再饿肚子!”

苏毅扯开嗓子,朝四周呐喊着。

百姓听到之后,不由面带喜色,再次齐声感谢苏毅。

……

与张飞、糜竺汇合后,众人飞速返回州衙。

刚一踏进大门,便遇到刘备引着一众文武迎上前来。

“怀恒、翼德、子仲,你们回来了。”

刘备环顾众人,率先开口道。

“主公莫非是要外出?”苏毅问道。

“新野、樊城、襄阳百姓尚未得到安置,我正要出去巡视一番,再拿出一个具体的安置计划。”刘备望着苏毅,快速说道。

“我刚刚从难民集中点回来,那里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苏毅眉头微皱,声音低沉。

像刚刚那样的难民集中点应该还有很多个,分布在城里城外。

“这可怎生是好?”刘备显得有些着急。

“这位老夫人是邓艾的母亲,刚刚从难民集中点出来,对于里面的情况,想必知道一些。主公想知道什么,可以先问问她。”苏毅接着说道。

“如此甚好。”刘备点点头。

紧接着,刘备向邓艾之母细细地询问了一番关于百姓的各种情况。

邓艾之母回答得极为详实。

听后,刘备的眉心不禁拧成了一个川字。

“主公,这位老夫人只有邓艾这么一个儿子,以后邓艾跟在我身边,我们还需将老夫人安置妥当。”苏毅望着刘备,开口道。

“怀恒你大可放心,我会把她安置在江夏城中,并命专人照料。”说着,刘备扭头望向一旁的简雍:“宪和,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

“遵命!”

简雍抱拳应道。

随即,他引着邓艾的母亲前去安置。

看着母亲走远,邓艾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你大可放心,宪和先生办事极为稳妥,等安顿好以后,我便把住址告诉你。”苏毅扭头望向邓艾。

“嗯!”邓艾点点头。

此间事了,刘备遂开口道:“怀恒,你与我一起,我们一同去巡视一番。”

“如此甚好。”苏毅正想看看其他难民集中点。

若想知晓民生实情,必须亲自下达基层,这一点,刘备做得很不错。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毅与刘备等人一共巡视了七个难民集中点。

其中,城内三个,城外四个。

当再次返回州衙的时候,苏毅的心变得格外沉重。

城里的状况已然非常不乐观,谁曾想,城外的竟更加严重。

此刻,城外已经出现百姓因生病、饥寒而死亡的情况。

“这十数万百姓,究竟该如何安置?”

刘备环视众人,语气尽是凝重。

“天气愈发严寒,江夏城已经没有多余的房屋,情况着实堪忧。”诸葛亮眉心微皱,缓缓摇着头,“对这些百姓来说,这个冬天,恐怕会非常难熬。”

“先将军粮分发下去,决不能再让百姓受饿。”刘备沉声道。

“主公,粮食问题已经着手再办。”诸葛亮迅速道:“目前,更严重的是房屋问题,若是没有御寒之处,一旦入冬,便有大批百姓会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