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寻耸了耸肩,“很难说。”
“赵高这一局说高明确实很高明,但说不高明,也确实不高明。”
“他的所有安排,其实指望的都是嬴政出手惩治儒家。”
“如果嬴政如他所愿,那儒家确实很难救,但如果嬴政不如他所愿,那赵高的一切安排就是白费功夫了。”
农家之局这个阳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只要农家高层为了侠魁之位主动入坑,那帝国就一定会有所反应。
抢夺荧惑之石就是挑衅皇帝的颜面,朝廷没有反应的话,就等于明摆着不要脸了。
但儒家这一局却不一样――人家只是打打嘴炮。
因言获罪,至少在这个时代并不是很流行。
嬴政可以因此惩治儒家,没人敢对皇帝有所置喙。
嬴政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样不会有人觉得帝国朝廷的颜面有损。
当然,了解嬴政的人都知道他对儒家网开一面的机率微乎其微。
不……也不是没可能,这也是儒家为数不多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