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

风云南唐 夜听雨过声 1357 字 2022-09-30

“那对于孔家来说,孔丘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十四年不回家、不管家,算得上一个道德高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妻儿都不爱护,他会真心爱护其他人,爱护广大百姓吗?”林枫厉声追问道。

“这……”面对这样一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争辩悖论陷阱,书生一下子被问得无语了。

林枫再度逼问道:“换个事例,如果他的私人品德靠得住,会有诛少正卯的事情发生吗?”

少正卯,春秋时代鲁国的大夫。“少正”本是周朝所设官职,在此处,少正是卯的姓,这是古代一种“以官为姓”的情况。在鲁国时,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对外招收学生。少正卯在鲁国被称为“闻人”,讲课的才华不输孔丘,曾多次把孔丘的学生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过。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出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的第七天就把少正卯杀死在鲁国东观之下,还曝尸三日。

而这位“孔圣人”拿出的杀人理由是什么,“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辨,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诛也。”

可是,如果一个人心地“险恶”、博闻强记、能言善辩、行为怪异、传了闲话就要被砍头,那天底下最后还能剩下几个人?这种可以媲美后世岳飞“莫虚有”罪名的杀人理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一句话,这位“孔圣人”随便编出了一个“蛊惑人心”、“谣言惑众”的罪名,就把对自己江湖地位造成威胁的人给诛杀了。这样的“圣人”幸好最终也没有混出多大出息,真让他当上什么大官,那迟早是全天下人的噩梦!

那名书生无言以对。

林枫将孔丘诛少正卯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在场的人,然后总结道: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真正的圣人!这世上也多的是自身不正,却严格要求他人行事必须永远端正之徒。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想制定一个公平正义的程序和制度,就必须将每一个人当成事实上的流氓,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堵死他违法作恶、偷机取巧的所有可能,才有可能保障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

我在寿州立下信用之书,不断定下诸多规矩,就是要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官,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在律规戒条的约束下,杜绝邪念和非分之想,做正确的事,做有益的事!如果想通了,你们就会发现,这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真正的保护!因为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随时会被其他人夺取财产、权益甚至性命!”

在现场的静寂中,林枫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出去好远,身影也在夕阳中被拉出了好长,挺立在车辕上的身形益发显得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