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如果楚国归降我国的消息传开,郭威不会看不到,我们事实上已经成为他在南方最大的敌人,他在南面也将被彻底困死!困兽必起而噬人,他会选择谁下手?不用说,必然是在他眼中弱点甚多但发展势头甚猛的我们!”林枫沉声分析道。
一番话说出来,顿时将两位大佬方才的兴奋劲打得一个七零八落,全都沉思不语。
林枫朗声说道:“远交近攻,自古之常理!微臣建议,由微臣带着圣上的旨意,挑选少数精锐部队现在即乘船北上辽国,若有机会再拜访刘崇,鼓动他们不断地从北方进攻郭威,让郭威无暇南顾,大损其实力。而我们埋头积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他日怯而退却者必是郭威!”
李璟、李景遂一起轻轻摇头,南唐与辽国自南唐李昪当皇帝时起即多有来往,但以往的历史告诉了他们一个事实:北方的少数民族向来贪婪成性,翻脸毁约跟吃饭一样轻松,辽人又怎会轻易听从南唐的指挥?
据史载,天显十二年(公元937年)五月,南唐代吴前夕,已经成为杨吴实际统治者的徐知浩“用宋齐丘之策,欲结契丹以取中国,遣使以美女、珍玩,泛海修好,契丹主亦遣使报之。”八月,南唐使者抵达契丹,契丹很快派遣直里古回访南唐,双方正式建立交聘关系。直至应历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最后一次派遣使者出使契丹。在这21年间,双方往来共计41次,其中,契丹出使南唐12次,南唐出使契丹辽朝29次。
但是,说实在话,南唐和契丹只有很短的密月期,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八月,当契丹遣燕人高霸来聘时,“唐主厚贿之,俟至淮北,潜遣人杀之,欲以间晋”,以此促使契丹继续加强对后晋的军事行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霸事件”。
对于“高霸事件”,契丹和南唐都心知肚明,但双方均未说破,仍然保持往来,但却转以经济贸易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也是南唐司徒周宗得以致富天下的历史大背景。
不过,自保大五年(公元947年)二月到应历七年(公元957年),南唐曾16次派使者泛海北上,但辽朝出使南唐人只有1次。按照陆游《南唐书》的说法,自始至终,“契丹利其货”,“相结约抠挠中原皆虚辞,非能为南唐助也”。也就是说,契丹一直只是借机在南唐身上“揩油”罢了!
正是因为吃过辽朝的软硬钉子,李璟才会有如此的表现,他对辽朝根本没有信心。李璟指指桌案上的御膳,示意林枫一齐坐下吃,但说实在话,三人此刻都没了多少食欲。
“圣上,世间事皆在人为!三个多月前,我们绝不敢想象整个楚国会归顺我朝?但现在,这个事实就摆在面前!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契丹玩弄于指掌之上,微臣认为可以!”林枫依然语不惊人誓不休,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