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会议的决策,在三月下旬,李戬终于下令筹备关中水利修建,派遣建筑工匠前往关中各地,勘查地形。
对于修建水利设施,关中百姓以及士族,全部举双手双脚赞成。此举对他们来说,完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往日官府无力修建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如今征北军愿意做,自然深得民心。
于此同时,征北军亦破天荒的对外公布,此次土地调查司清查的土地数额,以及户籍登记的人口多寡。其上详细罗列各郡的田地和劳力的多寡,估算出今年各郡所能达到的粮食产出。
众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整个关中的粮食产量,竟然达到了上千万石。
可既然产出如此之多的粮食,为何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地?
安插在民众之中的征北军密谍,当即四处散布流言,将矛头直指朝廷官府的横征暴敛,以及士族的囤积奇货,抬高粮价。
顺势又宣传征北军的赋税政策,以及兴修水利的好处。告诉百姓们,今后在征北军的治理下,关中的粮食将不再紧缺,关中百姓从此必将衣食无忧。
流言不断发酵,百姓们半信半疑,但心中却存了一些期盼。反而是各地的士族,在看到这份告示后,亦是惊惧不已。
整个关中不过两百多万人口,粮食的产量却达到了上千万石。如今征北军向北开垦大量田地,又准备兴修水利,使得关中抵抗旱涝的能力更强。
如此一来,只要没有大的天灾人祸,关中之地将再无粮食危机。虽说粮食丰产,对士族来说,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可相对的,粮食丰收,必将导致粮价下跌。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所为的不就是为了卖粮赚钱吗?粮价若是低廉,这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件痛苦的事。
就在士族们纠结不已之时,征北军又有了新动作。云中商行趁着目前粮价尚处于中高价位,以略低于市场价,大量抛售粮食,套取银钱。
此举一出,顿时引起各大士族的注意。云中商行的背后,便是征北军。征北军这个时候抛售粮食,到底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