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哪来的动乱,为何生乱?”秦无害嘴角微扬,不屑道。
“秦大人何必装糊涂?”一旁的竺恢冷冷的看着他,“如今关中之所以如此迅速进入稳定,全凭士族大力支持,方能有此成效。然而,你们此番推出的政令,严重损害了士族的利益,试问,他们凭什么再支持我们?没有他们的支持,关中如何得以稳定?”
“哈哈,竺大人一口一个士族,真不知道你到底是士族之官,还是我征北军之官啊。”秦无害大笑道,眼中满是嘲讽。
竺恢脸色微变,愤怒的喝道:“本官既然归附征北军,自然是征北军之臣。本官方才所言,皆是为征北军大局考虑,绝无私心。若是你们不肯采纳良谏,关中动荡,便是尔等咎由自取。”
“你。。。。”秦无害正想开口嘲讽,却被一旁的黄纶打断了话。
“既然竺大人有良谏,何不与我等说上一说?”黄纶淡笑着望着竺恢,和声悦色道。
竺恢知道黄纶在征北军的地位,虽是新投之人,却深得李戬的重用。又见他态度温和,当即朝他微微作揖,开口道:“黄大人,本官对征北军之制,也颇为了解。这其中有许多政策,直击士族软肋。若是贸然在关中强行推行,只会引起士族不满。“
“如今征北军四面皆有强敌,一旦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牵制在关中,或者关中因此而变得残破不堪,试问,如此关中,要之何用?“
“哦,那按照竺大人的意思,关中不应推行征北军之制,而是实行原有旧制了?”黄纶深深的看着竺恢,语气微冷。
“非也。“竺恢自然知道这不可能,”本官亦以为,关中早晚要实行征北军之制,但此事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急切。关中士族一时还无法接受如此巨大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反弹。”
“可若是缓缓推进,士族们虽然会有所不满,可毕竟有了缓冲,损失不大,定然不会反抗。长此下去,征北军之制已全面推行,而士族亦早已适应,如此方为稳妥之策啊。“
张崇闻言,不由心中微微点头,对竺恢的见解,颇为认同。但此时他却不敢轻易表态,毕竟他是站在征北军这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