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诗词小道耳

呵,黄圭乃是太常寺卿兼东宫侍讲黄子澄长子!

这事儿一旦稍微深入一想,背后的猫腻就值得人寻味了。

东宫那位,小心思未免多了些,行事也未免稚嫩了些。

即便他达到了目的,皇帝陛下又岂会看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如此心性,难堪大任!

朱同叹了口气,正准备出言制止这场闹剧,不料一旁传来了一道刺耳的声音。

“姓黄的,你就不是想说那《临江仙》是朱某人抄袭的呗?为何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呵,一个腐儒酸丁在此大冒酸气,连直言不讳的勇气都没有吗?原来这般还能被赞为才子俊彦,朱某人今日倒是涨了见识了!”

此话一出,现场死一般的寂静,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黄圭被他一通毫不留情的辛辣讽刺臊得满脸涨红,刚刚蓄满胡茬的上下嘴唇都气得发抖,怒视着淡然自若的朱巅峰。

这个混账东西,他竟敢反唇相讥?

然而朱巅峰一击得逞,却是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本着穷追猛打的击敌原则,朱巅峰起身高喝道:“金陵才子黄圭对吧?朱某人听闻黄公子出自名门望族,乃是太常寺卿黄大人的长子,那么朱某人倒是想问一句,想必黄公子也是饱读诗书之士,那么五谷是哪五谷?”

五谷?

黄圭虽不解其意,却摄于朱巅峰的淫威,急忙答道:“《周礼·天官·疾医》有言: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郑公注为:‘五谷者,麻、黍、稷、麦、豆也’,圭可曾答对?!”

脑海过飞速闪过那些古籍典籍,黄圭立马便将标准答案脱口而出,整个人也恢复了高傲姿态,末了不忘反问了一句。

但朱巅峰却是嘴角微微一笑,继续追问道:“那敢问黄公子,这麻、黍、稷、麦、豆五谷形状如何?颜色如何?最佳播种时间是何时?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一众士子尽皆眉头紧皱,根本不敢吭声。

唯有大儒朱同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重新打量了几眼朱巅峰,仿佛是在重新认识他一般。

黄圭却是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心烦意乱,脑海中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