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却不同,李元兴一等仪仗出行。
这代表的是大唐的脸面,不仅仅是他李元兴的脸面,这也是大唐秦王的身份。
秦王出行,仪仗有多大不是长安百姓关心的。作为天下第一王,没有一点气势怕是长安百姓都不愿意。可更多人却关心的是李元兴去干什么,百姓们只是好奇,可使节团却不是这么想了。
在靺鞨、契丹人眼中,李元兴最好是去打仗的,他们又可以挣军费了。
最不安的,却是高昌使节。
在李元兴出城的当天,他就派出手下快马回国去。
李元兴去的是兰州,然后已经公开声明要去拜访伊吾王。这距离高昌实在太近了,就从李元兴带的这些护卫兵力,高昌使节相信就算大唐秦王不再调兵,也不需要伊吾人的兵力,都可以打的高昌只有求饶的份。
路不错。
经历了隋末战乱,已经有着八百年历史的老路,经过历代不断的修整着。在贞观初年之时,这么承载着秦帝国北方战略的要道,秦直道最宽之处达到了二十三丈,最窄之处也有十丈宽…
出了长安,直道转向西北,与李元兴的耀州直道距离也就是不到三十公里。
依现代的路线就是从长安出发,经淳化、过云阳、直上耀州西,再往北到达黄陵县西,然后直上富县,从不过洛川,而是向志丹县再往安塞,然后经延安再过榆林,后北上往包头的方向直行。
全长七百多公里。
“韦御史!”李元兴咬着烟斗,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盯上了这次随行的韦挺。
“秦王殿下!”韦挺很意外,他不明白李元兴出游带上自己干什么。更不理解的是,还有一个让他都感觉头痛,比石头还硬的大儒颜师古却是非常在跟着一起去,大有你李元兴不带上我,我就一头撞死在你马车前的架势。
李元兴看到韦挺回应,笑呵呵的问了一句:“这秦直道修成水泥路如何?”
第580节羊毛之路【第三更求月票】
韦挺把手中的书本放下,欠身半礼后说道:“下臣不明白,为何殿下不走丝绸之路。却走这羊毛之路。”
“羊毛之路!”听到这个名字李元兴笑了:“本王喜欢这个名字!”
坐在一旁的颜师古听到两人说话了,却是当作完全没有听到。而且还暗示李元昌也装作没有听到,除非秦王主动找他们说话。李元昌倒是聪明,立即低头看书。
这主车,光是车就有八米长。加上拉车的十六匹马,这车的长度达到了三十米长。
车厢内是前厅后室的布局,可以说,李元兴的卧室,还有客厅就都有了。
坐在这前厅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单独的马车,倒是李元兴邀请他们坐上了自己的大车,聊聊天不怕路上无聊了。
在这车后,还有两辆八匹马的马车,崔莹莹与崔燕燕,还有元春等人正在打麻将,而且是摆开了两桌。
“殿下还没有回答下臣,为何要走这条路呢?”
“是公务,还是好奇?”李元兴反问了一句。
“是好奇,殿下作事必然是有缘故的。或者是为了朔州刘将军!只是殿下肯定不会去朔州的,应该是到夏州才对”韦挺倒是直接,丝毫也不避讳什么。
李元兴大笑:“果真高明,那你再猜猜,本王为什么要去夏州?”
“是安抚,还是威压!下臣以为,朔方刘将军与现在牢中的李孝常有着相当深厚的友情。朔州、平州、凉州、云州。象四根支柱,支撑着大唐北方的安宁,所以殿下要去夏州,因为长孙顺德将军在夏州。殿下这一去,刘将军与长孙顺德将军的心会安稳,朔州的军士们也会非常的可靠。”
李元兴轻轻的拍了几下手:“说对了九成。”
“请殿下教我!”韦挺倒不是不服气,能猜到九成他已经是非常自豪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算本王不说,你自己思考两天也会完全明白。夏州原本是边疆,随时会打仗。现在却是距离突厥人足有五六百里,夏州应该多考虑农务。顺便作一些精加工之类的话,有钱有粮,也免去了总是各地运粮的问题!”
“殿下英明!”
英明在何处,韦挺没有必要去说。
李元昌不理解,他也不好意思去问,回头问自己的王府长史吧。
要说放心,李元兴没什么不放心的,他不相信刘弘基会造反。而且朔州城是战略要地,既然选择了刘弘基,就要信任。
李元兴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仅仅是在古壶口停了一天,就连续的赶路。并且下令,不得骚扰地方,也不需要延路这州县的官员出迎,在不得不经过几个县城的时候,李元兴也严令不得扰民。
那怕是没有游山玩水,李元兴的两位王妃还有高等侍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