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那些华而不实的文邹邹的大道理,几个孩子明显快活了很多,整天在宫里嘻嘻哈哈没个消停。
受害者从赵祯又变成了朱稚这个老娘。
真不愧是九百个心眼子的人,果然领悟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髓。
不过受害者也并非只有一个,还有教学的众多大儒。
在这些人看来,就是皇子们懒散度日,规矩松散,还喜欢骑马打球招猫逗狗。
有了官家往日的乖巧,这几个皇子的表现却是直叫人痛心疾首。
对此,朱稚也是十分纵容。
看那官家就知道了,按照他们的那一套什么理论,人都学傻了,半辈子都被这些人拿捏在手里。
只能任由这些人搓扁揉圆。
这些人的话,只能听三分。
孩子们向往宫外的世界,也有空出宫,就是总有人不许。
这不许那不许,反正就是不许。
朱稚不无恶意的揣测,大概就是一个道理。
你出去了,你涨见识了,你知道真相了,那我还怎么忽悠你?
怎么让你听我的呢?
所以你不许出去。
问就是不安全,问就是兴师动众,问就是扰民,问就是不合规矩。
不知道的,还以为赵家的江山不是那老赵从军队里摸爬滚打加阴谋诡计算计得来的,而是端着架子窝在家里等着别人拱手相让呢。
有这些人在,难怪总是一代不如一代。
忽悠瘸了。
真听他们的,以后哪天他们指着山里的山鸡说是大象,搞不好都有人信了。
这就是大忽悠的威力。
巴不得坐在高台上的那个能乖乖的做个聋子瞎子,任由摆布。
朱稚力排众议,非要带着孩子们出宫,谁都不能阻拦。
赵祯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看着穿得破破烂烂的几人,叹了口气:“既然想要出去长见识,那就好生的去,只一点,不要在外头胡来。”
“爹爹放心吧!我们不会胡来的!”
男人欣慰点头,又有些不放心的交代郭氏:
“孩子们的安危你务必上心,论武力想必你比我强些,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不能大义了。”
朱稚认真应下,没有胡言乱语,只说会小心的。
要说郭氏的武功,赵祯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