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老赵过生日(2)

相对来讲,女儿和老周的关系,要比老赵融洽的多。倒不是父女俩有什么过节,而是从女儿小学五年级那年,老赵就调去了外地,女儿上中学、大学都是老周在操着心。那个时候,女儿学习一般,老赵每次回家,自然要过问女儿的学习。可父女俩说不了几句,两个人就会不高兴,老赵说女儿不下功夫,女儿嫌老赵唠叨,动不动还训斥。所以,女儿一直怕老赵。后来,女儿第一次谈朋友的时候,被老赵无意中碰上,因为看不上那个男娃怪模怪样的打扮,老赵对女儿发了火,父女俩心里就有了隔阂,这也是女儿坚持去外地工作的根本原因。

从内心深处,老赵自以为自己做为父亲还是合格的。女儿出生时,自己分到了第一套住房,虽然是小套,但终于有了自己的窝,而自己的同龄人中,好多还是夫妻俩带着孩子挤单身宿舍。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借读在其他单位的幼儿园,是老赵想了好多办法才送进去的。女儿上小学,老赵再一次搬家,从县上调到了市上,女儿又进了全C市最好的小学。至于穿衣吃饭吃零食,连老周都没资格,两个老太太就包圆了。

这个时候的女儿是老赵的开心果,上小学了还常常趴在老赵背上。这个时候,老赵的想法简单且明确: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女儿创造好生活和学习条件。他忘不了自己如女儿一般大的时候,上学时每天要走七八里路,中午不能回来、只能吃煮土豆充饥的日子。

后来的老赵就调去了外地,但不能把家搬走:老周还要上班,老赵母亲、老周母亲需要照顾,何况经济实力也不允许。

老赵原以为,自己这么做是最合理的,自己在外面好好工作,努力上进,老周在家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把小日子过好就好了。

不料,女儿却和自己慢慢地疏远了,只要是回家来,因为学习训女儿,女儿就怯生生地躲在姥姥的背后,老太太也说:“孩子还小。”老周也在背后抱怨:“你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回来来,就是训斥,孩子还怎么和你亲?”老赵就无言。

转眼中学时代就过了,虽然老赵改变了态度,但女儿却再也和老赵不亲了。表面上一副温顺的样子,骨子里却极是倔犟。

考大学那年又出了意外:女儿本来就学习一般,考试前一个月老赵又去了集团公司培训,高考的当天才赶回来。基础差也好,临场发挥失常也罢,总之,女儿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自己坚持要走:“我就只能学到这个程度,再复读说不准还不如今年。”老赵和老周商量了半天,就同意去了三本。

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父女俩的沟通就越来越少了,就有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

每每想起这些的时候,老赵还是很遗憾的。但面对当时的情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小家要照顾好,但自从分家以后,母亲和她的大儿子就形同水火,几乎没有了来往,母亲又是个极为传统的人,去几个姑娘家,待不了几天就要回来,最

相对来讲,女儿和老周的关系,要比老赵融洽的多。倒不是父女俩有什么过节,而是从女儿小学五年级那年,老赵就调去了外地,女儿上中学、大学都是老周在操着心。那个时候,女儿学习一般,老赵每次回家,自然要过问女儿的学习。可父女俩说不了几句,两个人就会不高兴,老赵说女儿不下功夫,女儿嫌老赵唠叨,动不动还训斥。所以,女儿一直怕老赵。后来,女儿第一次谈朋友的时候,被老赵无意中碰上,因为看不上那个男娃怪模怪样的打扮,老赵对女儿发了火,父女俩心里就有了隔阂,这也是女儿坚持去外地工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