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写的很难。为了写这一章,一直在调整大纲,甚至打乱了整个计划,始终下不了笔,怕后面写不下去,但最后还是写了,改了很多遍,将近一万字,压缩到一章。泪目。求书评。)
老赵事先并没有告诉老周自己出发的具体时间和航班。女儿打电话说:“你就别磨蹭了,我给你订票,早点过来就是了,今年我们就在Q市过年。”
可老赵不干:“我这面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哪天能走说不准,再说我一个人,随时都行,你们不用管。”倒不是老赵矫情,而是怕孩子们来接机影响上班,在老赵的心里,女儿始终是异乡的漂泊者。
上班时常常东奔西跑的老赵,喜欢轻装出行,给女儿家准备的牛羊肉,安排小朱在小年前发快递,所以自己就随身带了一个双肩包,装了换洗衣服,根本用不着接站。进航站楼的时候,老赵特意停了一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任老师停车的地方,还挥了一下手。起飞的那一刻,老赵的心里莫名地慌了一阵,有一种从未有过也说不出的悲凉,隔着眩窗,他努力的看着农场方向,他以为,这一走,就彻底割舍了。
到了Q市机场,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老赵又一次莫名的心慌,比上飞机前还厉害,有了心痛的感觉。边走边打开手机,就冒出了许多的未接电话和信息提示,而且是女儿女婿和赵梅三个人的居多,老赵就习惯性的回拨了女儿的电话。
电话通得很快。老赵刚问了句怎么了?你打那么多电话?女儿就在电话里放声大哭起来:“爸…我妈……出事了…”然后就只是放声大哭,一个字也说不出话来。
女儿的这一声,也把老赵吓呆了,他猛地停下脚步:“你说什么?你妈出什么事了?”
女婿的声音又传了过来:“爸,我妈在医院抢救呢。下午她在家自己洗澡摔倒了,我们都在上班,回家才发现送到医院,现在还在抢救。说是,说是……情况很不好。”
打电话的时候,老赵还没有走出航站楼,女婿的两声“说是”,彻底击碎了老赵最后的侥幸心理,他双腿一软,就坐到了地上,不顾身边疾行而过的路人,声音颤抖着:“你别急,慢慢说。我刚下飞机,你给我微信上发个定位。你们都好好的,我很快就会到的。”
老赵是好不容易才走出航站楼的,他觉得腿很沉,迈不出去,全身像是抽空了一样,没有一点力气。可他心里更明白,在异乡他地的Q市,对于女儿女婿两个孩子来讲,只是两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哪怕是天塌下来,他也得赶紧赶过去,站在他们的旁边,因为,他不只是丈夫,还是父亲。
机场到Q市开发区,不只有大巴还有地铁、城际列车,可老赵根本来不及等,直接走到出租车载客区最前面一辆,不顾后面的人责怪,拉开车门就上去:“师傅,十分紧急,帮个忙,这个地址,越快越好。”
司机有些恼怒,可扭头一看,满脸沧桑声音嘶哑的老赵竟然泪流满面,司机说:“别急,大叔,你系好安全带。”一脚油门,车就走了。
但老赵终究还是晚了一步,赶到医院时,还是没有见到老周最后一面。五分钟前,老周还是没有救治过来: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
老赵呆呆地站在老周旁边看着,眼神空洞无神,却又似乎看见老周苍白的脸上挂着笑意。女儿扑进他怀里,哭成一团,女婿拉着小外孙的手也在默默流泪。老赵轻轻地拍着女儿的背,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女婿说:“爸,对不起,我们没有照顾好妈。”女儿也终久挤出了一句话:“爸,你为啥不早来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