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反常的杨国庆

老赵没有退休以前,极少去老宋店里的,回来后倒是去过几次。实话实说,老宋炒的菜,无论从色香味那个方面来讲,比起正规厨师做的都不是差了一点,也就是羊肉和鸡的本地做法还差强人意。老赵也曾经和他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老宋就说了实话,我也知道请个大厨,可没有八九千上万的工资,雇不来好厨师的,一年下来,发出去的人工费,比租房子的费用还高,我能用得起吗?还不如自己弄。”

老赵就没有办法再说了。

叫来吃饭的战友,还真是经常来往的那几个。只是多了两个老赵好久没见过的,一个叫许有礼,老赵有七八年时间没有见过了,还有一个叫孙玉文,时间更久,好像退伍后没见过几次。聊了半天才知道,两个人都提前病退了,许有礼在重庆带孙子,孙玉文开了一家粮油商店。按孙玉文的话说,他给儿子媳妇打工,儿媳妇是老板,负责从外面进货销售,平时他们老两口守店。

战友们在一起吃饭,该是最肆无忌惮的,毕竟,年少时的相处习惯,己在以后的几十年来往中根深蒂固了。但杨国庆却一反常态地少说话,坐在一旁闷闷不乐,整个场子都是老宋在那极力找话说,酒也是浅尝辄止,气氛就有些怪异。

老赵不明就里,又不想扫了大家的心情,只好硬着头皮端了酒杯:“来,战友们,几十年的情份,又是国庆节,我敬大家一杯。”

大家倒是很给面子,纷纷端了杯子。酒过三巡,许有礼出去接电话了。孙玉文一脸不高兴:“老宋,你闲的没事叫那个玩意来干吗?不是扫大家兴吗。”

老宋起身去包厢门口看了一眼,又关上门:“这还真是个意外。昨天他领几个人来吃饭,我刚好安排今天的事,让他听见了,自己主动要求来的,你说我咋办?”

孙玉文说:“下不为例。和这种人在一起吃饭是对自己的看不起。”几个人就说起了打圆场的话,才算缓了一下气氛。

大家刚把话打住,许有礼回来了。不知道是在外面听到了议论,还是什么原因,进来以后,笑着对大家说:“不好意思,各位老战友,我得先走一步,还有个不得不去的场子,真的很抱歉,下次,我请战友们在一起坐坐。”

老宋就言不由衷挽留了两句,许有礼走了。

走了这个大家都觉得不合适的人,气氛马上就变了。孙玉文说:“还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刚才老赵哥敬了一圈,我也好久没和大家一块坐了。这样,挨着过,我那是自找见不着热菜。可不和大家见个面,情分又在这摆着,我就硬着头皮来吧。敬一杯,碰一杯,把气氛搞起来。”

老宋说:“你早都应该站起来的,岁数最小,退休最快,当爷最早,你不搞谁搞?”

大家都笑。

老赵看了一眼杨国庆,杨国庆还是面不改色的无动于衷,孙玉文敬到杨国庆跟前:“杨局,我敬你。”杨国庆站起来:“我还是喝水吧,只要情分有,喝啥都是酒。再说了,老赵喝酒了,我们俩开车来的,总得留一个开车的人吧。”

话题就围绕着许有礼开始说了。七嘴八舌的说了半天,老赵总算是听清了原委。原来,许有礼当兵走的时候,是个农村兵,部队上出了一次公伤,就有了伤残证书,退伍回来时,刚好南方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拥军的政策比较好,就被安排了工作,跳出了农门。但这个小子有了这个机会,却不是十分珍惜,安下心来好好工作,而是热衷于和社会上的人来往,

老赵没有退休以前,极少去老宋店里的,回来后倒是去过几次。实话实说,老宋炒的菜,无论从色香味那个方面来讲,比起正规厨师做的都不是差了一点,也就是羊肉和鸡的本地做法还差强人意。老赵也曾经和他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老宋就说了实话,我也知道请个大厨,可没有八九千上万的工资,雇不来好厨师的,一年下来,发出去的人工费,比租房子的费用还高,我能用得起吗?还不如自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