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再回农场

老赵还是决定回农场去,一来和任老师的事总归是个雷,自己无所谓,大不了去Q市,但任老师还在上班,万一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二来自己的确还不想闲着。三来自己打官司的还要武律师帮忙,虽说事不大,但牵扯的事太多,万一进入拍卖程序,还需要法律支持。并不是没有别的律师,而是地方小了,背后的人情味就说不清了,信息都是共享的,补台的事没人干,拆台的人却常有,要不然,这社会怎么会有那么多是非?

给杨国庆打了电话的第二天早上九点多,老赵刚刚洗漱完毕,朱会计的电话就来了:“赵叔,武律师让我给你送个合同样本,你在哪?我给你送过去。”

“什么合同?”老赵问。

“两个。一个是股东变更的,张总出让天赐农场的股份,一个是农场所有权转移的合同。”

“这些东西都不需要我看。”老赵婉拒。

“是这样的,武律师说你一定要看的。我也是受人之托。”小朱会计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沉稳。

老赵还是在自家楼下拿到的合同,果真如小朱会计说的那样,老张把农场的承包权和自有房产全部打包,总价五十万转让给了天赐农场;而在天赐农场所占有的17%的股份,也原价转让出来了。

另外一些却是股东变更决定。原来老张持有的股份,转让到了三娃子名下,董事长也变更成了方老板。股东有武律师、杨国庆、方总,白总(胖子)和三娃子五个人。

老赵粗略的看了一眼:“我知道了,你先拿走吧。我这脑子还一时转不过来。”小朱会计莞尔一笑:“那农场那面的事?”

“你们该干啥干啥。”老赵模棱两可的说。

这个价格,老赵是意料之中的。大多能够大片占有的土地,都不会是个人名下的,只能从集体或者国有土地中以承租的方式取得,而且,相互之间都有摆不上台面来的关系和利益。对于从事过养殖业的老赵,更了解为了推行舍饲养殖,各级政府对标准化圈舍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助,只要有能耐,同一项目可有不同级别的补偿。甚至,张总口中几十万的乡间院子,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造价。从这个角度讲,所谓几百万的投资,都是讲给别人听的。老张能答应出手,能拿回自己的成本,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但双方的办事效率还是让老赵惊讶,也更加坚定了背后有更大布局的猜测。

更让老赵没有想到的是老周也主动打来了电话。老周在电话里说:“你在那边搞什么名堂?一个农场怎么净是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单位的那个刘姐,给我打电话,说是他的儿子,去你们农场喝醉酒,耍酒疯了,让我给你说一声,能不能私下处理?小伙子好不容易上个班,进去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