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36章 酒后吐真言

开学后的任老师依旧是坐班。本来要让她带班的,任老师坚辞了:“这么多年没干过班主任了。”所以一周还是十六节课,按部就班地上班。

开学后,快十天了没有见过老赵,信息电话倒是有,可总是不及时的回,任老师就郁闷了。昨天晚上问周未了回来不,不来她就去,可老赵又说股东们要在场里聚会。

一个人在家就睡懒觉,睡不着了起来打扫卫生洗衣服。中午发个信息没有回,心里就安慰自己说他可能在忙,下午吃晚饭的时候再打电话,又是暂时无法接通,任老师就感觉到有些奇怪了。

有些人,心里是放不下事的,大小有点事,只要是没有了结,总爱反反复复的去琢磨,任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人。琢磨了半天,还是给委师傅的媳妇打了个电话,才知道股东们才闹腾完,正准备走呢。又说老赵先说也要回去的,估计走不了,喝醉了。任老师就自己开车直接来了。

一边开车还一边骂自己花痴,没出息,倒贴人家还不理,可自己还是言行不一致。

感情问题上,女人总是想的长远。自从离婚以后,不是说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可是当初儿子上中学正在关键时刻,自己一时也走不出离婚的阴影。别人也介绍过朋友,有的自己看不上,看上的又直接了当的要先试婚。二来也属实让周围的二婚夫妇生活现状给惊呆了,不只是听说的,见过的。房子,孩子,工资,车子,凡是关系到一个家庭正常生活的所有事项,都成了二婚家庭发生矛盾的导火索。三是圈子单纯,身份尴尬。上班不久就结婚,还是众人仰望的家庭,再找就有了比较,所以,从心理上,任老师就恐婚了。别人不说,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一个同事,未离婚前,总是抱怨老婆,再成了家,抱怨却是没有了,只是隔三差五脸上就是抓痕,过去抽烟,都是一包二十以上的,现在却是八块钱的,还说自己要戒烟……

但心里恐婚了,并不代表对婚姻没有渴望,也曾经以假如的名义描绘过自己将来的家庭,但也毕竟只是想想,哪一个婚姻失败者,心理上有没有留下阴影呢?就连那个宣称非自己不娶的电视台的人,不也是一面说着非自己不娶,一面和其他女人不清不楚吗?甚至还因为pc被抓过现行。

也有过找个情人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想一想可以,做起来太麻烦。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份的人,在他们的眼里,自己首先是猎物,有这个能力的,荷尔蒙都是被权力金钱酒色稀释了的,没有经历过几个男人,不代表不了解,何况曾经有马大夫这个老师。马大夫总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口无遮拦、毫不保留的告诉他某个人在某个时候的具体表现细节……

因为贫穷而早熟,也因早熟而自卑,却又因自卑而自律、自尊。上大学的时候,她的业余时间要勤工俭学,结婚后,她以为安分守己地相夫教子,这辈子就满足了,本身就不善于交际,而屈兵又处处有意无意地限制,从而造就了她的淡然。

犹豫到儿子上大学,自己又过了四十,这个年龄的女人想再婚又是最尴尬不过的。日子就这么不知不觉晃过去了。

对于老赵,却是说不清楚的一种感觉。从刚开始的敬而远之,到后来的有意了解,主动走近,一直到现在,这个男人在他的眼里是一个谜团,稳健,寡言,淡然,苍桑,总有一种说不清倒不明的吸引力,总是在不着痕迹的吸引着她的目光和心思,即使两个人有了肌肤之亲,除了心安,她还是琢磨不透他。

其实,并非没有思考过两人之间的未来,尤其是当老周病倒的时候,那一瞬间,脑海里竟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到来,他是否会迎娶自己呢?

原来,自己还是想有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