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齐玉愁肠百结

齐玉完全成了霜打过茄子。

事实上,上不上西安,齐玉纠结了好久。对于齐玉来说,最大的问题除了资金是正常生产销售,但正常生产销售还是需要流动资金做支撑的,资金回笼毕竟有个过程。

融资的事,这些年没少跑过,民间的,有官方背景的,当地的外地的,朋友熟人介绍的,各种渠道主动找上来的。自己周围的朋友们,也有做融资且成功的,可这些年,齐玉零零星星的大几十万花进去了,却是一直没有做成。

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没有资金注入只能是死路一条:上千万的银行贷款,每月的利息就是近十万元。别说是银行贷不出来,就是贷出来,拆东墙补西墙也是窟窿越补越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融资、合伙或是出让。

融资的事老赵一直劝自己不要搞的:银行利息都是负担,融资利息你能承受的起吗?可合伙的事努力了半天也是只有上文没有下文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就摆在眼下,当地人心里一清二楚,外地人又上那里去寻?

出让也是。

真正的穷途末路了。

早在过完春节,就和这家公司搭上了线。外地上班的同乡介绍的。齐玉到他们公司去考察,他们也派人来评估,来来回回的跑了三趟,总体上自己感觉比以前要可靠的多,介绍方要千分之二的抽成,也是事成以后。所有的证件资料在网上也能查到,去了两次对方公司也没有什么不合适,最重要的是对方承诺融资利息不超过十二而且后期发展好的话还要参股。这才是最吸引齐玉的地方,即能解决眼下之急,又有远景希望,这不都是自己所要的吗?

第二次来是做土地所有权评估。对方只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他们省内的评估机构:“这是全体股东的决定。”但齐玉还是多了个心眼,必须是双方认可的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是双方认定后齐玉去谈的。但谈的很艰难:千分之二的评估费一分不让,且四十五个工作日后才能出来。对方指着案头小山一样的资料:“这都是排了队的,你等不了就再找其它公司吧。”说了好多好话,才答应三万包件:“一周出报告,先交一万押金,但只有一份,多出一份加一万。”

齐玉就认了。

花上三万能搏来大几百万的投资,怎么都划来账的。

本来没打算和老赵说,可自己想来想去虽然想不出破绽,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所以还是和老赵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