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聊天

先是任老师有事,接着是老赵有事。

任老师是要参加C市新年晚会节目预审。

似乎是惯例,每个城市都要在新年的时候用晚会粉饰一下盛世,似乎不这么办一下年轮就要断了似的。时间久了,就成了惯例,是惯例就有了套路:主管部门发个文件,各个单位自主准备,然后各自排练,上报审定,再予审选择等等。

任老师虽说学的是器乐,但声音条件也很好,难得的女中音,有人说是C市第一女声,和那个什么卓玛有一拼,自身形象又在那摆着,所以,上学时工作中凡是这类活动都是台柱子般的存在。前些年不是独唱就是独奏都是C市晚会的压轴戏主角。这几年虽少了,但仍是离不开,伴奏或是伴唱。

今年是女声小合唱。四个形象俱佳的女老师唱了一曲本地作者的“C市之歌”,入选是百分之百的。

不过都是套路。熟门熟路的事,只等着主管部门审查。审查自然是领导的事,但领导不只是审查节目这一件事,还有好多更大更重要的事要忙,只能随机抽时间,偏巧就抽在了周五、周六这两天。老赵走了才临时通知的。任老师自然就离不开了。

老赵却是回家后收到了乡下股东的电话,村里己向法院起诉了,立案通知己发来了。

这是老赵预料中的事,也是希望的事。本来,养殖场停了以后,老赵看复工无望,就打算半捐半赠,把自己改建那一部分顶了房租,扯平就算了。房租不过几万元,而修建却花了二三百万的。可村上不同意,就要真金白银。你花的再多都是破砖烂瓦不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说白了,就是想不但把肉割了,连骨头都要给你敲碎。谁让我是坐地虎呢。谁让你办养殖场的时候不尿我呢,要瓶药要个小种公都不给。

所以官司必打不可。老赵也希望打官司,不管是法院如何判,通过法律咱确了,村上就少了许多胡搅蛮缠的条件,老赵也轻松的多。

老赵琢摸怎么给任老师说的时候,任老师的信息先来了,先是一个大哭的符号,又是一句话:明天走不成了。又是一个长达五十秒的语音。

虽说和老周早已分房睡了,老赵还是用了语音转换。无非是不好意思,抱歉,没有想到突然有事,中间夹杂着对单位对晚会的抱怨:“中央台的晚会都没人看了,一个地方小台充什么大尾巴狼?年年搞,年年就那一套,劳命伤财……”说的也是,这年月,谁还缺点才艺?连歌厅都过时了,刷手机,唱的跳的还少吗?看电视还要等摄影师给镜头,看手机想看那看那,还清晰。

老赵却不能语音,只能打字:“知道了,先忙单位的事。再约时间。”老太太和老周都瞌睡轻,一有风吹草动就醒那种,自己也是,过了瞌睡点就失眠,老赵有时候想,老了怎么把瞌睡老没了。都说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自己财没有死不怕瞌睡少了倒是真的。

任老师却不打算就此打住:“方便语音吗,写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