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二日,柳家大院还弥漫着喜庆的余韵,大红的灯笼尚未摘下,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日喜宴的酒香。柳文方与林晓晨起后,正准备向父母请安,就听见院外一阵喧闹。
“圣旨到——”尖锐的嗓音穿透晨光,瞬间打破了院内的宁静。柳家上下顿时慌乱起来,赶忙整理衣衫,匆匆赶到正厅。众人齐刷刷跪地,屋内一片寂静,只听见粗重的呼吸声。
太监迈着小碎步走进来,手中高举明黄色的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医院柳文方,医术精湛,仁心仁厚,恪尽职守,屡立奇功。朕嘉其功绩,特晋升为正四品太医院院使,望其勤勉任事,福泽苍生。柳文方之妻林晓,贤良淑德,温婉聪慧,封四品恭人,以彰妇德。钦此!”
柳文方与林晓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与惊喜,旋即叩首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过圣旨后,柳文方起身,双手微微颤抖,脸上难掩激动之色:“承蒙圣恩,文方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林晓也站起身来,心中激动,为着柳文方多年来效忠皇室,往返吐蕃边境考察地貌,传递消息,运送物资和采买药材吃的苦感到欣慰。
柳家祖父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孙子的手,声音哽咽:“咱家竟出了个院使和恭,真是好好啊!”柳家上下一片欢腾,下人们奔走相告,整个大院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这突如其来的荣耀,让柳家在这一日成为了街坊邻里热议的焦点 。
婚后第三天,晨曦才刚刚照进柳家大院,林晓与柳文方就已起身。二人简单洗漱、整理衣冠后,便携手前往正厅。
当家主母大伯母早已候在那里,身旁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回门礼,绸缎、糕点、酒水、首饰,一应俱全,每一样都精致非凡。大伯母瞧见小两口进来,脸上笑意盈盈,迎上前去:“晓儿、文方,快来看看这回门礼可还满意。”
林晓走上前,轻抚着一匹流光溢彩的绸缎,眼中满是感动,说道:“大伯母,您瞧这准备得如此周全,每一样都合我心意,真是太用心了。”柳文方也拱手行礼,诚恳地说道:“是啊,大伯母,为了我们这回门礼,您定是费了不少心思,这般操劳,文方实在过意不去,您辛苦了。”
大伯母摆了摆手,拉着林晓的手,亲昵地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刚成亲,回门可是大事,可不能失了礼数。”接着又细细叮嘱:“见到你爹娘,替我问个好,就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们别挂念。” 林晓重重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大伯母,我都记下了,您的恩情,晓儿和文方都记在心里。”
此时,林家门口,林母与大嫂黄氏早早便候在那里,眼中满是期待。林母不时踮起脚,朝远处张望,鬓角的白发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喃喃道:“也不知文方和晓儿到哪儿了,该是快到了。”大嫂黄氏一边安抚着身旁蹦跳的儿女,一边笑着应和:“娘,您别着急,他俩肯定快回来了。”
这时,二弟妹陈婉风风火火地从厨房走出,手中还端着刚出锅的点心,热气腾腾,“娘,大嫂,这是我新做的点心,一会儿姐姐和姐夫回来正好能尝尝。”话音刚落,三弟妹田翠兰也快步走来,手中拿着几匹崭新的绸缎,“我想着姐姐许今日回门,想着多给姐姐做几套衣裳穿,姐姐如今是官家夫人体面最重要。”
黄氏的相公林家升也凑过来,笑着说:“妹夫如今高升,咱可得好好热闹热闹。”正说着,眼尖的孩子突然指着远处喊道:“来了来了,是小姨和姨夫!”众人忙抬眼望去,只见柳文方与林晓的马车缓缓驶来。
马车停下,柳文方先下车,回身扶着林晓。林晓一袭华服,眉眼含笑,透着婚后的幸福与从容。她快步走向林母,盈盈下拜:“娘,女儿回来看您了。”林母忙扶起她,眼眶泛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嫂及弟妹们也纷纷围上来,嘘寒问暖,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林家小院。
林父带着林家昌、林家安,还有小平安,早早就在那儿等候。一瞧见柳文方和林晓的身影出现,平安就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迎上去,嘴里嚷嚷着:“姑姑,姑夫,你们可算来啦!”
林父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大步向前,林家昌和林家安也紧跟在后。林父看着眼前的女儿女婿,眼眶微微泛红,满是骄傲地说:“文方,晓儿,快进屋!” 林家昌笑着打趣:“妹夫如今可是太医院院使,往后可得多仰仗你照顾咱家人的康健呐!”林家安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还有妹妹,都成四品恭人了,可真是咱们林家的荣耀!”
柳文方谦逊地拱手回应:“都是托岳父和兄长们的福,文方定当竭尽全力。”林晓则亲昵地挽着林父的胳膊,撒娇道:“爹,娘我可想你们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屋里走去,亲情的温暖在这相聚的时刻愈发浓烈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屋里走去,亲情的温暖在这相聚的时刻愈发浓烈。进了屋,林母早已在堂屋摆好了丰盛的茶点,有林晓最爱吃的桂花糕,还有柳文方
婚后第二日,柳家大院还弥漫着喜庆的余韵,大红的灯笼尚未摘下,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日喜宴的酒香。柳文方与林晓晨起后,正准备向父母请安,就听见院外一阵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