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深知村里的闲言碎语如刀,为了让翠兰风风光光嫁进林家,也为了堵住那些悠悠众口,她急忙拉着父母坐在堂屋,一脸郑重地说:“爹,娘,咱给翠兰下聘礼时,得多加一头猪。翠兰是个好姑娘,不能让她因为那些闲话受委屈,咱得把面子给足咯。”林父听后,大手一挥,爽朗应道:“闺女说得对,就这么办!咱不能亏待了人家姑娘。”林母也点头附和:“是这个理,多添些聘礼,也好让胖婶儿和翠兰心里舒坦。”
在一个阳光暖煦的日子,林晓把给陈婉和翠兰准备的聘礼首饰摆在桌上,仔细比对,确保两边毫无差池,公平得挑不出一丝毛病。那些金银簪子、翡翠镯子在日光下闪烁着温润光芒,件件都是精挑细选。
送聘礼那天,胖婶儿一打开礼盒,瞧见里头琳琅满目的首饰,眼眶瞬间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她颤抖着双手,轻轻拿起一支金簪,声音带着哽咽对翠兰说:“闺女啊,你看看这些,都是林家的心意。娘和你爹没啥大本事,没能给你多添些嫁妆,好在林家厚道。这些聘礼你都带回林家去,可别寒酸了,这不仅是你的底气,也是咱家的体面呐。”
胖婶儿顿了顿,抬手抹了把眼泪,接着语重心长道:“以后你嫁过去,和林家老三好好过日子,千万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身子骨硬朗,还能干得动,不用你贴补娘家。只要你在婆家过得舒心,我们就知足了。”
翠兰眼眶泛红,重重地点头,伸手抱住胖婶儿:“娘,我都懂,我会好好过日子的,你们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母女俩相拥,满是不舍与牵挂,一旁的林晓看着这一幕,也不禁动容,心中默默祝福着这对新人未来的生活幸福美满。
林家人浩浩荡荡地抬着聘礼往胖婶儿家的热闹让村里人羡慕不已,除了丰厚的金银首饰、绸缎布匹,一头肥硕的猪格外显眼。村里的人纷纷围过来看热闹,一时间议论纷纷。“林家可真大方,这聘礼下得太有诚意了。”“是啊,看来林家是真心看重翠兰。”听着这些话,胖婶儿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满是欣慰,翠兰也红着脸,眼中透着幸福。
距离翠兰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胖婶儿心疼闺女,家里的活儿一概不让翠兰沾手,自己忙前忙后,还喊上了自家亲戚,一同给闺女缝制喜被。
屋内,针线穿梭,女眷们围坐一团,欢声笑语不断。胖婶儿戴着老花镜,手中针线上下翻飞,眼神里满是温柔与不舍。舅娘手脚麻利地整理着布料,笑着开口:“兰儿可真是好福气,这林家大方,人又厚道,以后咱们翠兰可就进了福窝了!”
胖婶儿嘴角上扬,眼中却隐隐有泪光闪烁:“是啊,只要她能过得好,我就放心了。”翠兰坐在一旁,脸颊绯红,满心期待又夹杂着对娘家的眷恋。
“可不是嘛,”姨母也跟着搭话,“林家的家风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好,翠兰嫁过去,肯定错不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都是对翠兰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翠兰轻咬下唇,眼中满是感动:“我都明白了,我一定会好好过日子的。”胖婶儿轻轻摸了摸翠兰的头,说:“闺女,到了婆家要懂事,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屋内洋溢着温馨与幸福,大家齐心协力,将对翠兰的祝福一针一线缝进了喜被里。
婚期渐近,陈府内一片忙碌。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陈镇长书房的案几上。陈镇长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握着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正是为女儿陈婉准备的嫁妆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