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都下起了久违的雨,让已经有些酷热的天气多了丝凉意。
潇湘馆里的竹叶被雨水一洗,分外青翠。萧清音最喜欢雨打芭蕉,雨穿竹林的声音,这会让她真正感觉自己像生活在林妹妹生活的潇湘馆里。
她也想效仿古人,弄把古琴,焚香净手,在廊下弹首琴曲,奈何她与音律一道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想当初在逸仙谷,两个师父听她哼的《青花瓷》的旋律很是动听,以为是天纵奇才,乐律天才,然后一个个极积地教她乐器,结果教她吹箫,学了半月,就发出一个“呜”音,教她古琴,她直接当作了吉他弹,气得李太白直骂庸才。之后再也不提乐律之事,结果有一日她又哼了首《笑傲江湖》,玉玄机不死心又想教。然后萧清音直接掏出刚做完一单“生意”赚到的钱,扔出几两银子,傲娇道:“我有这个,还怕没人给我弹琴?”气得玉璇玑直接给她下了哑药。
今日潇湘馆里弹琴的就是家学渊源的雪雁,这小妮子卖入侯府之前,母亲竟是一名宫廷乐伎,弹得一手好琴。萧清音让她弹琴,代价是一道新菜,反正又不是萧清音动手做,动动口,空手套白狼而已。比听师父一曲要一百两银子便宜多了。
雪雁正星星眼的弹着姑娘刚哼的《笑傲江湖》,紫娟撑着一把油伞自外匆匆而来。手上提着一篮食材,一根黄瓜正好奇的探出了篮子。萧清音答应雪雁中午做凉皮。
“姑娘,瑞祥院的王嬷嬷昨晚死了!”紫娟吃瓜一如既往地简洁。
“说详细点,她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萧清音声音柔柔,像极了前世教小侄子写作文。
“说是昨晚王嬷嬷经过后花园时,失足落水死的。”紫娟很不错,比萧清音那笨蛋侄子强多了。当初萧清音教她笨蛋侄子用“难过”造句,结果笨蛋侄子给她来了句“我姥姥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看着也没错,但咋听咋不是滋味。教作文时更是教前姑慈侄笑,教时鸡飞狗跳!
萧清音:不好意思,习惯性发散思维。
紫娟:你好意思吗?拿我跟稚童比较?
“你看,这样说的具体点吃的瓜不就更香了?”萧清音表扬了下紫娟,可惜没有小红花。“以后都这样吃瓜。不要吃干瘪瘪的瓜!”
“真死了?!”雪雁惊的停住了琴声。
真被姑娘猜中了,姑娘真厉害。今天还知道了姑娘还会弹琴,随便哼哼都是一首很好听但没听过的曲子,想必姑娘的琴艺一定很高。
一脸瀑布汗的萧清音:…………
“姑娘你们知道了?”紫娟惊奇的道。
“我们昨天去瑞祥院时就知道了。”雪雁的语气竟然带了点傲娇。
“王嬷嬷不是昨天晚上才死的吗?”紫娟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消息。
“好了,别纠结这个事了。昨日我们找到瑞祥院,王嬷嬷就注定得死。所以说站好队,跟对人很重要!否则碰到夫人那样的主子,就只能成为背锅的人,落一个炮灰的下场。”见雪雁又呆呆地看向她,萧清音就补充道,“就是替死鬼!”雪雁这几日的求知欲强得可怕,一天到晚粘着她问问题。
今日下雨不便出门,萧清音就继续捣腾她的“慈苦散”。若能研制成功,也算是让慈苦老神棍名垂青史了。
连续三日的大雨,让整个京都的暑气为之一降。萧清音的“慈苦散”也终于大功告成,虽然没找人试过,但看看笼子里那只头顶秃了块皮,结了一层硬痂的老鼠就知道,效果不错。是不是脚底流脓,这点萧清音还不敢肯定,因为这几日天气本就潮,笼子里那几个小脚印是水渍也有可能。
让紫娟雪雁今日去“绛芸轩”实习的实习,带教的带教。萧清音带着刚出炉的“慈苦散”直奔慈岩寺。
但萧清音却扑了个空,到了慈岩寺,一个人都没见着。慈云大师静极思动,出门行脚去了。慈苦老神棍也不在寺里,在宫里为太后祈福。
好在也不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秉着入宝山决不空手的原则,等了一晌的时间,蓄了四筒寒泉水而回。只留下了空那巴巴的双眼,呆呆地望着萧清音疾步下山。“萧檀越是不是忘了什么?”
萧清音正恼怒不能进宫去见慈苦,萧玉荷却又找上了门。
“妹妹,王嬷嬷怎么就突然走了?”萧玉荷对王嬷嬷还是有感情的,她也算是王嬷嬷带大的。
“跟错了人呗!”萧清音不以为意地道。
“什么?”萧玉荷一点都听不明白萧清音的话。
“没什么,姐你经常往侯府跑,尚书府那边不说你?”萧清音很好奇萧玉荷的婚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