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郡县新章

在骊山脚下,一片看似平常的农田里,正发生着一系列奇异的事情。此前,直道砖缝中渗血的噬星符,在被焚书灰覆盖后,竟渐渐化作了《吕氏春秋》残篇的量子纹路。这些纹路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智慧。

正值农忙时节,农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一位老农像往常一样赶着牛犁地,突然,他感觉犁头碰到了什么异样的东西。他停下手中的活,仔细查看,发现麦穗根部缠绕着一种从未见过的“稷下根脉”。这根系呈现出奇异的形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这根系遇到焚书灰时,原本单穗的麦穗竟神奇地生出了双穗,谷粒上还清晰地嵌着“书同文”篆文。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老农惊讶地叫了起来。周围的农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这神奇的景象,都啧啧称奇。

消息很快传到了当地三老的耳中。三老赶忙带着一群人来到田间,看到这奇特的麦穗,他们满脸敬畏,纷纷捧穗跪拜,口中念着:“此乃天降祥瑞!”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灰中的《孟子》残章正悄然发挥着作用,将噬星符残留的戾气转化为“民贵”量子波,这种神秘的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片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粮仓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一袋袋饱满的粟米被送进粮仓,就在粟米入仓的瞬间,仓壁上竟缓缓渗出了一些字迹。仔细一看,竟是《汜胜之书》中未曾记载的“劝农歌”。这歌声悠扬婉转,仿佛带着一种魔力,遇风之后,竟渐渐幻化成了二十四节气星轨图。

此时,赢挚正带着山海卫的将士在关中巡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刻赶到粮仓。看着仓壁上神奇的景象,赢挚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奇异现象或许是大秦走向繁荣的吉兆,但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挑战。

“传我命令,让山海卫的兄弟们加强对关中地区的巡查,密切关注这些奇异现象的变化。”赢挚严肃地说道。

山海卫将士们齐声应道:“诺!”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布在关中各地,守护着这片充满神秘变化的土地。

在琅琊盐场,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着制盐工作。此前,这里曾出现过一些神秘的晶体,如今这些晶体在“官山海”律令的影响下,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一位经验丰富的盐工像往常一样凿开一块较大的盐晶,当晶体被劈开的瞬间,一道奇异的光芒从内部散发出来。待光芒散去,结晶表面竟浮现出《管子》“海王篇”的文字。盐工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事情。

继续向晶簇内部探寻,更惊人的发现出现了。晶簇内部竟显化出一个从未见过的“煮海量子炉”。这炉子造型奇特,以潮汐为薪,熊熊燃烧着。更神奇的是,它能将海水直接凝为带“秦半两”纹路的盐砖。

“这盐砖能镇妖邪!”一位渔夫偶然间发现,携带这种盐砖出海的船只,在海上竟能驱散曾经出现过的神秘海雾。消息传开后,盐场的盐砖一时间变得十分抢手。

盐吏们在查验盐砖时,又有了新的发现。砖缝中渗出了一些文字,仔细辨认,竟是《齐民要术》未载的“海田法”:“潮涨为畦,汐落为埂,三载成沃野。”

赢挚得知齐鲁盐场的这些奇事后,立刻安排山海卫的一队精锐前往琅琊盐场。“你们去琅琊盐场,一方面保护好现场,防止有人破坏这些奇异的发现;另一方面,协助盐场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新出现的技术和现象进行详细记录。”赢挚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