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
一、最后的一课
四月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华小诗的发梢上跳跃。她站在讲台前,看着初一三班的孩子们埋着头,认真地给两年后的自己写信。
"记住,这不是作业,是你们与未来的自己对话的机会。"华小诗轻声说,声音像春风拂过教室,"两年后你们会升入初三,那时候再打开这封信,看看自己有没有变成想要的样子。"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华小诗走回讲台坐下,目光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十一年了,她在这个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而自己却像被钉在了时间的某个节点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似的工作。
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二十年后,自己会在哪里?在做什么?
五十五岁,退休年龄。华小诗在心里计算着。那时候的她,大概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或许还当上了心理教研组组长。每天依然是这样,备课、上课、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然后退休,拿着稳定的退休金,帮女儿带孩子——如果她有孩子的话。
一股莫名的恐慌突然攫住了她的心脏。这就是她的一生吗?从二十二岁大学毕业进入这所学校,到五十五岁退休,三十三年的光阴就这样被框定在一个小小的校园里?
"老师,我写完了。"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举起手,打断了她的思绪。
华小诗看了看手表,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校园里那棵古老的银杏树,新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更远处,是城市的轮廓线,再远处呢?她突然很想知道。
"同学们,"她转过身,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除了写给自己的信,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有多大?"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然后爆发出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很大很大!"一个男生喊道,"我爸爸说坐飞机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到美国。"
"地理书上说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眼镜。
华小诗笑了:"那你们想过去看看这个世界吗?"
"想!"几乎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你去过哪些地方?"坐在第一排的小胖子好奇地问。
华小诗愣住了。她去过哪里?大学时的毕业旅行去了云南,工作后每年寒暑假会去附近省市转转,最远的一次是跟团去了泰国。除此之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城市、这所学校里度过。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她诚实地说,"但我也很想看看这个世界。"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交上信件,三三两两地离开教室。华小诗收拾好教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办公室。她走到那棵银杏树下,四月的风带着花香拂过她的脸颊。
她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二、十字路口
三天后,华小诗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手里捏着一张薄薄的A4纸。她的心跳得厉害,手心沁出了汗,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请进。"里面传来校长的声音。
华小诗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校长抬起头,看见是她,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小华啊,有什么事吗?"
"校长,这是我的辞职信。"华小诗将那张纸放在办公桌上。
校长愣了一下,拿起纸看了一眼,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校长。"华小诗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我想辞职,去看看这个世界。"
"胡闹!"校长把纸拍在桌上,"你知道现在找个带编制的教师岗位有多难吗?你都三十多岁了,辞职以后干什么?靠什么生活?"
华小诗平静地看着校长:"我知道很难,但我已经想好了。"
"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我可以给你调整一下课程安排。"校长的语气缓和下来,"或者你想进修?学校可以支持你读在职研究生。"
"不是的,校长。"华小诗摇摇头,"我很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但我不想过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校长盯着她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你父母知道吗?"
"知道。我妈只问我想好去哪儿了没有。"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校长摘下眼镜擦了擦,"好吧,按程序你要提前一个月提交申请,但我看你是铁了心了。这样吧,我给你特批,下周就可以办离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