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岗(116)

选岗

周雨晴站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事处的走廊上,手里捏着两份岗位意向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窗外五月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却驱散不了她心头的阴霾。临床岗位意向书是浅蓝色的,科研岗位是淡绿色的,两种颜色在她眼前交织,如同她此刻纷乱的思绪。

"周博士,您考虑好了吗?"人事处的小张推了推眼镜,"两份表格您都带回去仔细看看,下周一前交回来就行。"

雨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好的,谢谢。"

走出行政楼,雨晴深吸一口气。医院里永远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这味道她早已习惯,却在此刻格外刺鼻。她抬头看了看表,下午三点,离与父母约定的晚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她决定先回实验室整理一下思绪。

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她的专属工作台上摆着几份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和半杯已经凉透的咖啡。雨晴放下意向书,拿起咖啡杯抿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她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一篇刚完成初稿的论文——《新型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请进。"

门被推开,她的导师张教授走了进来。六十多岁的张教授是医院肿瘤科的权威,也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白大褂永远整洁如新。

"雨晴,听说你今天去人事处拿意向书了?"张教授在她对面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两份表格上。

雨晴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边缘:"老师,我...我不知道该怎么选。"

张教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她:"先看看这个。"

雨晴接过文件,是一份临床病例报告。患者是一名五岁的小女孩,诊断为罕见型白血病,常规治疗方案效果不佳。

"这是昨天急诊收治的病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张教授说。

雨晴仔细阅读报告,眉头渐渐皱起。她抬头看向导师:"这个基因突变型很特殊,常规化疗可能效果有限,我建议尝试CAR-T细胞疗法,结合..."

她突然停住了,因为她看到张教授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

"雨晴,你知道我为什么把这个病例给你看吗?"张教授轻声说,"因为你在分析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救治这个孩子,而不是这个病例能给你带来什么研究价值或论文素材。"

雨晴愣住了。

"八年前你刚进我实验室时,我就问过你为什么要学医。"张教授继续说,"你说你想'治愈病痛,挽救生命'。这些年你在科研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始终记得你当初说这句话时的眼神。"

雨晴感到眼眶发热。她低头看着病例报告上小女孩的照片,那双充满恐惧和无助的大眼睛直直地望着她。

"老师,您是建议我选择临床岗位?"

张教授摇摇头:"我不是在替你做决定,只是提醒你不要忘记初心。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能为医学事业做贡献,关键是要选最适合自己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雨晴的肩膀:"好好考虑吧,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

张教授离开后,雨晴呆坐了许久。她打开抽屉,从最底层拿出一本相册。翻开第一页,是十二岁的她和爷爷的合影。爷爷因肺癌去世那年,她就在病床前发誓要成为一名医生。后来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医学院,又一路读到博士,每一步都是为了离那个誓言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