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收购服装厂

五月下旬,汪晶来到胡家,将一份文件放在了胡中玥面前。

胡中玥看着面前摆着的文件,《文定服装厂集体产权转让合同》,心情很复杂:“原来都过去那么久了啊!”

九二年开始合作,九五年彻底脱钩,两三年里,文定服装厂和姜家便从合作双赢走向了分崩离析。

挺可惜的!

只能说文定服装厂走了一步臭棋,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是姜晓芸带过去的新鲜血液,延长了他们的寿命,他们早就倒了。

其实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国企已经慢慢没落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作为国家的命脉,靠着国家补贴日子过得稳稳当当,国企员工端的都是“铁饭碗”。铁饭碗端久了,很多人就不思进取了。

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只有三分之一的国企有盈利,三分之一在努力保本,剩下的三分之一在亏损。

没有税收,国家财政能支持多久呢?

所以总设计师南巡讲话上强调了要搞市场经济,进行国企改制。

很多国企一把手掌权习惯了,不愿意并购重组,就先将脑筋动在了裁员降本上,所以一波一波的下岗职工涌入市场。

有些国企就比较识趣,就像沪上江绅服装厂,从一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到后来政府逐步放手,直接把它卖给了洁玥集团。

最可悲的就是文定服装厂这样的,既不想被并购,又不肯引入民间资本,还不肯改变大锅饭的管理方式,最终就只能是破产清算,厂里的员工连个缓冲期都没有,直接被推到社会上。

幸好文定还有红星这尊大佛坐镇,又碰巧红星先要建新厂房,扩张,周县长就做主,直接连员工一起打包卖给红星了。

汪晶指着合同上的金额问胡中玥:“玥玥,这个价钱贵不贵?”

一百二十万这个价格是周县长拍板定的。

红星发展起来之后,文定县政府连续两年收到大额分红,原县长高升了,周副县长成功转正,并利用红星的分红开始修路。

按理说,他还要靠红星来提政绩,应该不会多要的,但是服装厂都那样了,还能值一百二十万?